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盐污染混凝土电化学除盐研究

成立 , 邓春林 , 余其俊 , 韦江雄 , 王新祥 , 黄绪泉 , 王小萍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7.08.002

采用电化学除盐的方法对盐污染混凝土进行除盐试验,结果表明在除盐早期,混凝土中氯离子排除量主要与电流密度和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直接相关,电化学除盐后混凝土内部的氯离子含量呈由里及外逐渐增大的趋势;而上下两端面的氯离子含量较少,中间段的较高.

关键词: 电化学除盐 , 混凝土 , 氯离子

SrAl2O4:Eu2+发光材料的合成工艺研究

高晓明 , 邱克辉 , 张佩聪 , 邓春林

材料导报

以碳粉作还原剂,SrCO3、Al2O3、Eu2O3为原料,在还原气氛下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SrAl2O4:Eu2+发光材料;对合成物进行了X射线粉晶衍射、荧光光谱测定;并初步探讨了Eu2+的含量、制备工艺过程中的焙烧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等因素对合成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SrAl2O4:Eu2+ , 发光材料 , 材料制备 , 发光性能

硅替代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进展

郑艳霞 , 董刚 , 邱萱 , 邓春林

材料导报

硅元素掺杂羟基磷友石可有效提高移植骨组织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客性,在骨修复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概述了硅元素在骨修复材料中的作用,硅替代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表征方法、替代机理及硅替代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在体内、体外实验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综述了硅替代羟基磷灰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其在骨修复材料方面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 纳米羟基磷灰石 , 生物活性

HA/TCP双相陶瓷的生物矿化研究

郑华德 , 王迎军 , 陈晓峰 , 邓春林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5.006

采用新型动态体外模拟系统对HA/TCP双相陶瓷进行了体外生物矿化性能研究,通过SEM、EDAX、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并分析了模拟体液流速以及钙磷离子补充在矿化过程中对样品表面磷灰石晶体生长影响.研究发现,较低的模拟体液流速下样品表面形成针片状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晶体,而在较高的流速下,晶片交错生长,形成网状结构,将样品表面完全覆盖.同时,模拟体液Ca2+的及时补充也有助于矿化层的形成.

关键词: 双相磷酸钙陶瓷 , 生物矿化 , 模拟生理溶液 , 体外研究 , 生物活性

内水相结构对微球包封率及控释行为的影响

陈龙 , 李红 , 邓春林 , 何显运 , 魏坤 , 吴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水-油-水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氧氟沙星载药微球,并考察了介孔硅、透明质酸、多聚赖氨酸不同内水相成分对微球粒径及其分布、表面形态、包封率以及释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出了内部具有多孔结构的载药微球;透明质酸内水相组微球平均粒度最大,粒径分布最小;介孔硅和透明质酸的加入提高了微球包封率;3种内水相组的初期爆释均高于对照组;多聚赖氨酸内水相组释放速率最快,透明质酸内水相组释放速率最慢.释放拟合曲线表明,4组不同内水相的微球,在释放区间内,释放行为都符合Slogistic方程式.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 双乳化溶剂挥发法 , 内水相 , 包封率 , 释放

不同表面特征的多孔钛与皮下软组织间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

吴尧 , 李虎 , 邓春林 , 杨帮成 , 张兴栋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5.01.017

为解决经皮器械长期生物密封问题,选择具有三维支架结构和合适的表面微孔多孔钛作为其皮下固定材料,表面预沉积一层类骨磷灰石,空白样品作为对照,皮下植入兔子的背部.术后40天和70天对样品与周围软组织间的结合强度进行测定,并对断口处组织与材料间的结合形貌和区域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表面特征的材料与组织的结合强度都不断增大;表面具有类骨磷灰石层的样品无论是结合强度还是结合形态都优于空白样品,涂层样品40天时与组织的结合强度几乎与对照样品70天时与组织的结合强度相当.说明类骨磷灰石层在体内有利于较早形成活跃的细胞材料表面,有助于皮下结缔组织的长入以及与材料表面的牢固结合.

关键词: 多孔钛 , 类骨磷灰石 , 拉脱强度 , 皮下固定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