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立
,
冀克俭
,
刘元俊
,
李艳玲
,
周彤
,
赵晓刚
,
邓卫华
,
华兰
,
邵鸿飞
材料导报
以六氯环三磷腈(HCTP)、氢化钠、苯酚为原料,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在没有N2保护的情况下合成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TP),并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对合成的六苯氧基环三磷腈进行了分析表征,确证合成的化合物为HPCTP;首次对HPCTP的晶胞结构进行了计算;初步探索了HPCTP的热解机理,发现HPCTP是一种膨胀型阻燃剂.
关键词: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
,
表征
,
热解
赵晓刚
,
冀克俭
,
邓卫华
,
梁勇芳
,
李艳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双酚A和4,4'-二氟二苯酮为原料,采用新的合成工艺合成双酚A型聚芳醚嗣,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含成的双酚A型聚芳醚酮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2.8℃,氮气中5%热失重温度为509.8℃,与传统工艺合成的聚合物的热性能基本一致.合成的双酚A型聚芳醚酮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溶解性能,19℃时氧指数达到了29.7%;室温下可溶于氯仿、四氢呋喃、N-甲基吡咯烷酮等有机溶剂.
关键词:
双酚A型聚芳醚酮
,
合成
,
热性能
,
溶解性
赵晓刚
,
龚维
,
冀克俭
,
邓卫华
,
周彤
,
李艳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一种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能耗低的合成工艺合成双酚A型聚芳醚酮.研究了单体配比、聚合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溶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合适的反应条件:单体摩尔比为1∶1,聚合反应时间为2.5h,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固含量为25%.同时研究了单体配比对聚合物热性能的影响,当单体摩尔比为1∶1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失重温度都较高.
关键词:
双酚A型聚芳醚酮
,
合成
,
工艺
,
热性能
辜纯民
,
邓卫华
,
杨成刚
,
柯黎明
,
黄春平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8.06.008
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对LY12铝合金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头轴肩直径对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大于搅拌头旋转速度和焊接速度对接头强度的影响;当焊接工艺参数匹配合理时,接头热输入量适当,焊核晶粒组织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接头抗拉强度大于350MPa,接头强度系数高达86%.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
接头强度
,
显微组织
,
正交试验
李艳玲
,
冀克俭
,
邓卫华
,
李颖
,
毛如增
,
周彤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7.04.11
氧化铟锡(ITO)粉体中的微量杂质元素对其薄膜制品的透光率等光谱特性影响较大.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ITO粉体中Sn, Fe, Cu, Pb, Zn, Ca, Mg共7种微量元素.样品置于银坩埚中用氢氧化钠铺底和覆盖,高温碱法熔融,用热水和稀盐酸浸取并转移至溶液中;选择合适谱线消除了元素之间的谱线干扰、配制混合标准溶液时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了基体干扰;对每种元素的精密度、检出线和加标回收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种元素的精密度均不大于1.2%,加标回收率在98~104%之间,样品测试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
氧化铟锡
,
微量元素
,
碱法熔融
,
基体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