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水性炭系电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赵海霞 , 夏金童 , 王双 , 赵庆才 , 赵敬利 , 李允柱 , 刘奉来

电镀与涂饰

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粘结剂,石墨为主要导电填料,配入其他导电填料制备了水性炭系电热涂料.研究了水性丙烯酸树脂添加量、溶剂水的用量、固化温度和导电填料种类对涂层电热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最佳条件所得涂层的使用性能.结果显示,水性丙烯酸树脂与石墨的质量比为5∶5时,涂层在80 V的电压下通电5 min,表面温度可达95℃.溶剂水的添加量宜23%~27%,涂层固化温度宜50℃左右.在所选炭黑、煅后焦、无烟煤、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和碳化硅这6种填料中,石墨与炭黑复合后所得涂层电热性能最好.当m(水性丙烯酸树脂)∶m(石墨)∶m(炭黑)=5∶4∶1时,40 V电压时涂层表面温度可迅速达到100℃以上,且耐水性、耐热性、硬度和附着力均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 水性丙烯酸树脂 , 填料 , 石墨 , 炭黑 , 电阻率 , 电热性能

稀有金属杂多化合物的脱硫脱硝性能研究

王睿 , 邱鸿恩 , 吴丹 , 包南 , 赵海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稀有金属钨、钼的典型杂多化合物HCP(Heteropoly Compound Comprising)进行了同时脱硫脱硝性能对比研究.发现磷钼酸钠对SO2,NOx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在此基础上,以磷钼酸钠为对象,考察了温度、吸收剂浓度、pH值、气流中氧含量等多种因素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钼酸钠溶液对SO2,NOx的脱除率分别可达92%与55%;体系的同时脱硫脱硝效率随温度升高而有所降低,适宜温度为室温;提高吸收剂浓度、增加溶液pH值,均能显著增强体系的脱硫脱硝性能;气流中氧含量的提高,对NOx的脱除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体系的脱硫效果.对比发现:磷钼酸钠体系对SO2和NOx的脱除率均高于Fe-EDTA体系.

关键词: 杂多化合物 , 脱硫 , 脱硝

碳系复合涂料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赵海霞 , 夏金童 , 夏霖 , 王双 , 张竞开

涂料工业

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基料,鳞片石墨、银粉和炭黑为导电填料,水为溶剂,加入各种分散剂和助剂,制备成水性电磁屏蔽涂料.分析了石墨和银粉的配比、炭黑用量和涂层厚度对涂膜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的最佳厚度在0.4mm左右;m(水性丙烯酸树脂)∶m(银粉)∶m(石墨)∶m(炭黑)=5∶3∶2∶0.8,涂膜厚度为(0.4+0.02)mm,8.2~12.4GHz频率范围内涂膜电磁屏蔽效果可达42 dB,具有较明显的电磁屏蔽性能.

关键词: 碳系复合涂料 , 导电填料 , 电磁屏蔽

稀有金属杂多化合物的脱硫脱硝性能研究

王睿 , 邱鸿恩 , 吴丹 , 包南 , 赵海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稀有金属钨、钼的典型杂多化合物HCP(Heteropoly Compound Comprising)进行了同时脱硫脱硝性能对比研究.发现磷钼酸钠对SO2,NOx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在此基础上,以磷钼酸钠为对象,考察了温度、吸收剂浓度、pH值、气流中氧含量等多种因素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钼酸钠溶液对SO2,NOx的脱除率分别可达92%与55%;体系的同时脱硫脱硝效率随温度升高而有所降低,适宜温度为室温;提高吸收剂浓度、增加溶液pH值,均能显著增强体系的脱硫脱硝性能;气流中氧含量的提高,对NOx的脱除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体系的脱硫效果.对比发现:磷钼酸钠体系对SO2和NOx的脱除率均高于Fe-EDTA体系.

关键词: 杂多化合物 , 脱硫 , 脱硝

RF炭气凝胶孔结构的控制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赵海霞 , 朱玉东 , 李文翠 , 胡浩权

新型炭材料

考察了在以间苯二酚(R)和甲醛(F)为原料,碳酸钠(C)为碱性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和常压干燥方法制备RF炭气凝胶过程中CO2活化对炭气凝胶孔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O2活化可明显提高炭气凝胶BET比表面积(SBET)和孔容(Vtotal).RF炭气凝胶在900℃下活化3h,SBET从未活化时的633m2/g提高到1271m2/g;相应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以1mA/cm2的电流充放电,其比电容可从未活化样的81F/g增加到172F/g;以30mA/cm2的电流进行充放电试验,活化样的比电容仍可达到131 F/g.

关键词: RF炭气凝胶 , 孔结构 , 比电容 , CO2活化 , 恒流充放电 , 循环伏安法

纳米Al2O3粉末团聚机理与防止方法研究进展

张少明 , 胡双启 , 赵海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8.06.026

分析纳米Al2O3,粉体团聚的原因,研究团聚机理的进展状况,并确定行之有效的分散方法,最后总结出必须加强基础理论,建立统一完善的团聚理论,为制备性能良好的纳米Al2O3,粉体提供理论和工艺上的指导.

关键词: 纳米 , Al2O3 , 综述 , 团聚 , 分散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