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明
,
林勤
,
李军
,
赵春荣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5.05.017
根据热力学原理,借助于金相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的稀土含量对钢中夹杂物的影响.实验表明,钢中添加适量的稀土,可以完全使MnS、Al2O3等夹杂变质为稀土夹杂,从而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在低氧硫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中,稀土含量控制在0.020%~0.026%范围,可获得最佳的低温冲击性能.
关键词:
稀土
,
夹杂物
,
性能
,
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
林勤
,
郭锋
,
张路明
,
高平祥
,
王跃华
,
赵春荣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5.05.011
应用TEM,SEM和XRD研究碳锰纯净钢中镧的存在形式,分布和合金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镧在碳锰纯净钢中的存在形态有固溶La、夹杂物和稀土第二相(LaP,La-Fe-P及La-Fe共晶).固溶La在晶界多于晶内,渗碳体中多于铁素体内,并形成合金渗碳体.La改变珠光体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减小珠光体的片层间距和渗碳体的片厚.适量稀土能降低S和P在晶界的偏析,避免有害的稀土第二相生成.
关键词:
镧
,
碳锰纯净钢
,
合金化
赵春荣
,
杨娟玉
,
丁海洋
,
卢世刚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2725
以酚醛树脂(PF)作为碳源,纳米SiO2为硅源,在1300℃氩气气氛下通过碳热还原反应,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SiC/SiO2纳米线.采用X射线分析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拉曼光谱(Raman)对产物的组成、形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C/SiO2纳米线长可达数毫米,单根SiC/SiO2纳米线由直径30 nm的β-siC晶体为内核和厚度约12 nm的无定形SiO2壳层组成;室温下SiC/SiO2纳米线的PL发光峰与β-SiC单晶的发光特征峰相比有蓝移.最后,讨论了核壳结构SiC/SiO2纳米线的生成机制.
关键词:
SiC/SiO2核壳结构纳米线
,
碳热还原
,
酚醛树脂
,
光致发光
赵春荣
,
杨娟玉
,
卢世刚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2.022
一维SiC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及力学性能,在新型纳米光电子器件、生物医学传感器、储能和材料增韧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基于气相-液相-固相(VLS)、固相-液相-固相(SLS)、气相-固相(VS)和氧化物辅助生长的生长机制(OAG)制备一维SiC纳米材料的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一维SiC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工艺过程中温度高(模板法、激光烧蚀法、电弧放电法、热蒸发法、碳热还原法)或压力大(溶剂热法),涉及过程复杂;(2)产物中常含有金属杂质(如金属气-液-固(VLS)催化生长法)或表面包覆Si02层(激光烧蚀法、电弧放电法、碳热还原法),形貌不均一;(3)产量低(模板法、溶剂热法).这些问题制约了高纯一维SiC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本征性能的研究,也不利于实现一维SiC纳米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因此,发展新型低成本高纯一维SiC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对于推动一维SiC纳米材料的研究、规模化生产以及在相关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SiC
,
一维纳米材料
,
生长机制
,
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