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GCr15电动机轴承断裂原因分析

温娟 , 贾惠平 , 鞠新华 , 来萍 , 其其格

物理测试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30101

某轧钢厂的GCr15电动机轴承在使用半年后发生断裂.通过对该轴承进行断口宏观观察、力学硬度、化学成分及显微组织方面的分析后表明:电动机轴承内外圈及滚珠的化学成分符合成分标准要求;电动机轴承断裂方式为高周疲劳断裂.由于轴承的滚珠组织未经热处理和组织缺陷,其洛氏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导致滚珠缺陷组织处萌生裂纹源;内外圈组织正常,滚珠在工作中不断与内外圈摩擦、升温,引起电动机轴承内外圈的断裂和保持架的高温变形.

关键词: GCr15轴承 , 断裂 , 疲劳

高钛微合金热轧板低温冲击功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蔡宁 , 贾惠平 , 史学星 , 郝京丽 , 郭鹏 , 张玉成

物理测试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40044

试验针对高钛(wTi>0.05%)热轧平板微合金钢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低温冲击韧性差的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冲击断口形貌、断口附近组织及钛的固溶、析出量等,初步判断冲击韧性差主要与组织脆性有关.在此基础上,将冲击功不合格试样利用热模拟试验机,模拟900~1 200℃不同加热温度下,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不大于1 050℃时,试样的-20℃冲击功由原来的不足10J提高到240 J左右;然而,当加热温度超过1 100℃时,试样的冲击功仍然与原始热轧态一样.结合对钛析出量、析出相的尺寸分布以及组织、晶粒度等的对比分析发现:钛的固溶量、钛析出相的尺寸以及晶粒度大小是影响高钛热轧板低温冲击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高钛钢 , 冲击韧性 , 热轧板

高Ti钢中Ti(N,C)的应变诱导析出行为

蔡宁 , 鞠新华 , 孟振生 , 贾惠平 , 郝京丽

材料研究学报

采用应力松弛法研究了600-1100℃温度、30%-50%变形量条件下,Ti添加量为0.15%的高Ti钢中Ti的应变诱导析出规律.结果表明,Ti在600-1100℃温度范围内有明显的应变诱导析出过程.这种过程不只存在于单相奥氏体区,也存在于铁素体、奥氏体两相区以及单相铁素体区.温度越低,析出相的尺寸越小.在1000℃以上析出相的尺寸较大,而在900℃以下析出相的尺寸在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当温度降低到700℃以下时,析出相的尺寸约为3nm.在800-1100℃温度范围内析出的开始时间约为2s,但开始只是少数部位的少量析出.析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样品不同部位的析出开始时间略有不同,10s以后TiC大量均匀析出.析出结束的时间在300-700 s范围内.析出时间与温度(PTT)曲线不符合“C”型特征.在30%、40%、50%三种变形量情况下,40%变形量的变形抗力与30%的相当,回复速度相当,析出开始时间相同,但是TiC的析出速度比30%时快,弛豫后残余应力最大,析出强化效果最明显.继续增加变形量到50%时变形抗力明显增大,回复速度也随之增大,但是析出开始时间由2s推迟到2.7s.弛豫后残余应力反而降低.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应变诱导析出 , 应力松弛 , 高Ti钢

75Cr1钢中脱碳层深度测定方法的探讨

严春莲 , 贾惠平 , 鞠新华 , 其其格 , 温娟

物理测试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777.20160070

采用金相法、显微硬度法、电子探针法分别对75Cr1钢热轧态、淬火态试样的脱碳层深度进行测定,并对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的热轧态试样,金相法测定的脱碳层深度偏低,为电子探针法测定值的75%左右;热轧态试样经高温热处理形成均匀的马氏体组织后,显微硬度值的变化曲线趋势稳定,谱峰波动明显减小,较有利于脱碳层深度的测量;电子探针法直接测定了从表面到内部碳含量的变化,测定值精细、准确.

关键词: 脱碳层深度 , 显微硬度 , 电子探针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