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明
,
王彩霞
,
郭从盛
,
谭宏斌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4.03.011
以粒度≤15μm的铝粉和结晶氯化铝按照物质的量比为3.4∶1混合得到无色透明的氯化铝溶胶,接着向氯化铝溶胶中加入含有酒石酸封端剂的硅溶胶获得莫来石纤维前驱体溶胶。研究了酒石酸添加量(w)为1%、2%、3%、4%和聚乙烯醇纺丝助剂添加量(w)为0.25%、0.5%、1%、1.5%、2%以及不同固含量(质量分数,5%~65%)对莫来石纤维前驱体溶胶纺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酒石酸和聚乙烯醇的加入对莫来石纤维前驱体溶胶的纺丝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添加3%(w)的酒石酸和1%(w)的聚乙烯醇时,纺丝性能最佳;在固含量为57%(w)时,莫来石纤维前驱体溶胶呈现剪切变稀特性,其纺丝性能最优。
关键词:
莫来石纤维前驱体溶胶
,
酒石酸
,
聚乙烯醇
,
纺丝性
谭宏斌
机械工程材料
以硅灰和硫酸铝为原料,以硫酸钠为反应介质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莫来石晶须,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时间对其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莫来石晶须的最佳烧结温度为900℃时,烧结时间为1~2h;当烧结时间为3h或烧结温度高于900℃时,有氧化铝和硅铝酸钠生成;在900℃烧结2h制备出直径为0.03~0.6μm、最大长度大于6μm的莫来石晶须。
关键词:
硅灰
,
低温
,
莫来石晶须
刘道新
,
张晓化
,
谭宏斌
,
王小锋
,
奚运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提高钛合金高温微动疲劳抗力,利用离子辅助电弧沉积技术在TC17钛合金表面制各了TiN/Ti复合膜层,研究了膜层的剖面成分分布、膜基结合强度、膜层显微硬度、韧性、常规摩擦学性能以及抗高温微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利用离子辅助电弧沉积技术可以获得硬度高、韧性好、膜基结合强度和承载能力优异的TiN/Ti复合膜层,该膜层具有良好的抗磨和减摩性能,能够显著地提高TC17钛合金在350℃高温环境下的常规磨损和微动疲劳抗力.然而,TC17钛合金表面喷丸强化后进行离子辅助沉积TiN/Ti复合膜,由于喷丸层残余压应力的显著松弛以及膜层易于开裂和脱落的缘故,微动疲劳抗力则不及喷丸强化或TiN/Ti复合膜单独作用.
关键词:
钛合金
,
微动疲劳
,
离子辅助沉积
,
喷丸强化
,
高温
谭宏斌
,
马小玲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9.06.014
以高岭土和硫酸铝为原料,以硫酸钠为熔盐法的反应介质,按混合料中Al和Si的摩尔比为3,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0%配料,经球磨混合均匀后置于刚玉坩埚内,分别于800、900、1 000、1 100和1 200℃下保温3 h,冷却后用蒸馏水浸取熔块,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最终产物.xRD分析表明:900℃制备产物的主要物相为莫来石;随着温度的升高,莫来石逐渐分解;1 200 ℃制备产物的主要物相为α-Al2O3和硅铝酸钠.用氢氟酸溶去产物中的硅铝酸钠和杂质相后进行的sEM分析表明,该产物中的α-Al2O3晶体为规则的六角形片状晶,片晶的边长为1,5~4,5μm,厚度为50~100 nm,且片晶间交错生长.
关键词:
高岭土
,
熔盐
,
片状氧化铝
张晓化
,
刘道新
,
谭宏斌
,
王小锋
,
奚运涛
,
唐宾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8.04.011
为提高Ti811钛合金高温微动疲劳抗力,利用离子辅助沉积技术在Ti811钛合金表面制备Al膜层.对比研究多弧离子镀(MIP)和离子辅助多弧沉积(IAD)Al膜层的膜基界面成分分布、膜基结合强度、显微硬度、摩擦学性能.探讨IAD 铝膜层对Ti811合金微动疲劳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离子辅助多弧沉积技术可以获得膜基结合强度高、硬度低、减摩润滑性能好的Al膜层,该膜层能够显著提高Ti811钛合金350℃时的微动疲劳抗力.
关键词:
离子辅助沉积
,
Ti811钛合金
,
微动疲劳
,
铝膜层
,
高温
傅明星
,
谭宏斌
,
郭从盛
,
孛海娃
,
马小玲
硅酸盐通报
以略阳电厂粉煤灰为原料,在其加入固体Na2CO3,研究不同煅烧温度对粉煤灰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煅烧1 h后,试样中的物相主要为硅铝酸钠和少量的霞石,试样中无石英相.在800℃煅烧1 h后的试样中加入硅灰,研究水热时间对合成P型沸石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36 h,能够合成结晶较好的P型沸石,沸石形貌为1μm的球状颗粒.合成P型沸石、天然沸石和粉煤灰对Cd2+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P型沸石吸附能力最好,吸附率为97.82%.
关键词:
粉煤灰
,
熔融水热法
,
沸石
,
吸附能力
辛思彧
,
郭从盛
,
董洪峰
,
谭宏斌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6.01.04
采用低温热压+高温无压烧结和冷压烧结工艺,以钨、镍和铜粉末为原料,制备用于硬质合金刀具的W-Ni-Cu支撑杆合金试样,用SEM、XRD、布氏硬度计和万能力学试验机对比分析硬质合金的组织、相组成、抗弯强度和布氏硬度.结果表明,与冷压烧结工艺相比,低温热压+高温无压烧结制备W-Ni-Cu合金的组织较致密、晶粒细小.冷压烧结W-Ni-Cu合金组织中的脆性相、孔隙与脆性界面相使其发生沿晶断裂,抗弯强度较低而布氏硬度较高.低温热压+高温无压烧结制备W-Ni-Cu合金组织中的韧性相、韧性界面相、细小晶粒与低孔隙率均提高其抗弯强度并降低布氏硬度,主要发生穿晶断裂.
关键词:
W-Ni-Cu合金
,
硬质合金刀具
,
热压烧结
,
冷压烧结
,
性能
鲜宁
,
刘道新
,
谭宏斌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12.020
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和盐雾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U71Mn铁轨钢与1Cr13、2Cr13、1Cr18Ni9三种不锈钢在模拟雨水环境中的电偶腐蚀行为,以期为解决火车在站位置检测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阴、阳极面积相等时,U71Mn钢与三种不锈钢间的电偶腐蚀敏感性均较高,其中在模拟酸雨环境中,三种电偶对的腐蚀电流较为接近;而在中性环境中,1Cr18Ni9/U71Mn电偶对的腐蚀电流最大.在模拟酸雨环境中,对于大阳极/小阴极焊接结构,不锈钢阴极腐蚀轻微,U71Mn阳极腐蚀严重,但是以自腐蚀为主,电偶腐蚀影响较小.中性雨水环境中铁轨钢上焊接1Cr13不锈钢带,酸雨环境中铁轨钢上焊接1Cr18Ni9不锈钢带,是解决火车在站位置检测的可行性技术途径.
关键词:
铁轨钢
,
不锈钢
,
电偶腐蚀
,
盐雾试验
,
雨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