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沂桂
,
满廷慧
,
谭利
,
詹肇麟
,
雍岐龙
,
包耀宗
机械工程材料
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对铌-钒微合金非调质钢进行热压缩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变形(锻造)工艺对试验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量为15%的低温(850℃)锻造能促进铌-钒非调质钢的组织细化,增加铁素体含量;减小冷却速率有利于先共析铁素体的生长,铌的加入使试验钢的再结晶终止温度提高,起到细化组织的作用,同时碳氮化物的析出促进了先共析铁素体的形成,使铌-钒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组织得到改善.
关键词:
锻造工艺
,
铌
,
非调质钢
,
显微组织
刘栋林
,
谭利
,
杨红新
,
包耀宗
钢铁研究学报
介绍了Nb、V、Ti、N在非调质钢中所起的有益作用.在Nb、V、Ti 3种微合金化元素中,钒具有较高的溶解度,是非调质钢中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强化元素.微合金化元素Nb、V、Ti、N在非调质钢中的复合作用,主要表现在热成形过程中抑制奥氏体的形变再结晶并阻止其晶粒长大,并通过它们的碳氮化物的应变诱导析出,对非调质钢进行组织细化及沉淀析出强化.这4个元素虽然都是通过细晶强化和沉淀析出来提高强度,但它们在不同碳、氮含量的非调质钢中相互作用机制及强化程度并不同.因此,探索Nb、V、Ti、N之间的相互微合金化的特性,配合相适应的锻造工艺,是提高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强韧性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非调质钢
,
微合金化
,
动态再结晶
,
奥氏体晶粒尺寸
,
锻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