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劲松
,
杨开霞
,
谢志元
,
李传南
,
侯晶莹
,
高强
,
马於光
,
沈家骢
,
刘式墉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1999.01.004
报道了用可溶性发光材料聚(2,5-二丁氧基苯)做发光材料,分别与母体聚合物聚乙烯基咔唑(PVK)和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共混,并掺杂电子传输材料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口恶二唑和空穴传输材料二胺衍生物作发光层,用铟锡氧化物和铝分别作正负电极,制作了两种蓝紫光有机/聚合物单层发光器件.通过比较两种器件的器件特性,发现以PMMA做母体的器件比用PVK做母体的器件有更好的稳定性,器件开启电压为10V左右,发光峰值波长均位于424nm,电致发光效率可达2.9%,比用PVK做母体的器件效率高一倍多.
关键词:
聚合物
,
共混
,
发光二极管
,
电致发光
,
效率
李永肖
,
李东风
,
侯瑞斌
,
位东
,
李文军
,
李巍
,
谢志元
功能材料
由2-苯基-5-〔甲基丙烯酰胺基取代苯基〕-1,3,4-噁二唑(OXD)与甲基丙烯酸乙基咔唑酯(CzE-MA)两种单体合成了含噁二唑和咔唑基团的无规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紫外、荧光、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有很好的溶解性,均可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如THF,CHCl2,CHCl3等,其分子量在16950~22500之间。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很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90~222℃),最大吸收波长在220~340nm之间,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其荧光发射波长均在372~451nm范围内,是一类蓝紫色荧光聚合物。共聚物随着CzEMA组分的减少和OXD组分的增加,发射波长蓝移,其中以P(OXD8-CzEMA2)的荧光性最好,荧光量子产率高达0.70。
关键词:
噁二唑
,
咔唑
,
共聚
,
荧光
李慧
,
袁伟
,
王兴东
,
陈博
,
程延祥
,
谢志元
,
王利祥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483
合成了7种2-苯基异喹啉及其衍生物Pt(Ⅱ)配合物.采用1H/13C NMR、TCA、X射线单晶衍射、CV、UV-Vis和PL等测试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些Pt(Ⅱ)配合物均为平面四方配位构型.室温下,所有配合物在二氯甲烷(DCM)溶液中均发射红光,其中配合物(CzPPiQ) Pt( acac)和(CzPPiQ) Pt(dpm)为标准的红光发射,其发射源于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407、444和463 nm)和配体中心(LC)(353、363和376 nm)的混合激发态.配合物在DCM溶液中的光量子产率为0.02~0.06,寿命为1.78~3.33μs.大位阻外围取代基的引入有效抑制了分子间相互作用.
关键词:
Pt(Ⅱ)配合物
,
苯基异喹啉
,
红光
,
平面构型
,
分子间相互作用
曹建新
,
程延祥
,
谢志元
,
王利祥
,
景遐斌
,
王佛松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8.001
通过在4位引入不同芳香基团,采用Suzuki和Stille偶联反应,设计与合成了一系列新型1,8-萘酰亚胺类荧光染料,并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发射和电化学行为等光物理性质.这些化合物在甲苯中均发射蓝色荧光,最大吸收和荧光发射峰分别在357~378和423~451 nm之间,且随着芳香基团供电性增强,吸收和荧光发射波长发生红移.芳香基团的结构对化合物的发光效率影响很大,其中,取代基为甲氧基苯的化合物具有最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可达0.98,而取代基为噻吩的化合物荧光量子效率最低,只有0.17.电化学循环伏安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合力,不同芳香基团的引入只影响化合物的被占分子轨道(HOMO)能级,而对化合物的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能级没有影响,即LUMO能级由1,8-萘酰亚胺单元决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
萘酰亚胺
,
合成
,
荧光量子效率
孙伟
,
张其胜
,
程延祥
,
谢志元
,
卢灿忠
,
王利祥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00128
合成了3个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啶(L)铜(Ⅰ)配合物:Cu(L)2(BF4)(a)、Cu(L)(PPh3)2-(BF4)(b)和Cu(L)(POP)(BF4)(c)(POP为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其组成和结构分别经1H NMR、31P NMR、元素分析及晶体结构分析确证. 分子中,中心铜(Ⅰ)离子均为扭曲的四面体配位构型. 在除气的二氯甲烷溶液中,配合物均出现261~274 nm强π-π*吸收,未见明显的Cu→L电荷转移(MLCT)跃迁吸收. 配合物的薄膜样品发射蓝绿光,最大发射峰分别在515、476和481 nm处,光致发光效率分别为16.0%、12.9%和7.0%. 以聚乙烯咔唑(PVK)与配合物b为发光层的多层电致发光器件,当电流密度为1.0×10-3 A/cm2时,电致发光的电流效率为0.36 cd/A,最大亮度为217 cd/m2.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
磷光
,
铜(Ⅰ)配合物
,
N^P配体
陈磊
,
程延祥
,
谢志元
,
王利祥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026
设计合成了新型的含萘并噻二唑(NT)或苯并硒二唑(BS)电子受体单元的D-A型红光掺杂剂,将它们引入到聚芴(PFO)的主链,调节掺杂剂含量,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掺杂剂/主体”特性的红光高分子材料含萘并噻二唑衍生物的聚芴(PFR-xNT)和含苯并硒二唑衍生物的取芴(PFR-xBS).这些红光高分子的吸收光谱主要表现为聚芴主体的吸收,荧光光谱既有主体聚芴的蓝光峰,也有掺杂剂的红光峰,并且红光峰的相对强度随着掺杂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与光致发光光谱不同,这些高分子的电致发光光谱主要表现为掺杂剂的红光发射,并在掺杂的摩尔分数达到1%时实现了主体聚芴向红光掺杂剂的完全能量转移.其中PFR-10NT和PFR-10BS的单层器件(ITO/PEDOT:PSS/Polymer/Ca/A1)(PEDOT:聚3,4-乙烯二氧噻吩;PSS:聚苯乙烯磺酸)分别实现了电流效率1.61 cd/A,最大发射波长632 nm,CIE色坐标(0.63,0.35)以及电流效率1.10 cd/A,最大发射波长620 nm,CIE色坐标(0.63,0.36)的高效红光发射.
关键词:
电致发光
,
红光高分子
,
"掺杂剂/主体"
,
聚芴
,
萘并噻二唑
,
苯并硒二唑
吴江
,
谢志元
,
郭世杰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20440
研究了刮涂制备P3HT:PCBM(P3HT:聚3-己基噻吩,PCBM:[6,6]-苯基-C61-丁酸甲酯)活性层的过程中,基底温度对P3HT:PCBM活性层薄膜性质和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基底温度在缩短薄膜干燥时间的同时,抑制了PCBM相的大尺度聚集,并改善了P3HT:PCBM薄膜中P3HT在(100)方向上的结晶程度,但降低了π-π共轭方向上的有序度.制备的光伏电池经过进一步退火处理后可形成良好的互穿网络结构,能量转换效率可达3.93%.
关键词:
刮涂方法
,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基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