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魏氏组织表面浮突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薄祥正 , 方鸿生 , 王家军 , 王峥华

金属学报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了Fe-0.37C(质量分数,%)合金中魏氏组织铁素体的表面浮突,发现其浮突形状为帐篷型和复杂形态.切变机制不能解释魏氏组织表面浮突的形成过程,而扩散控制的台阶机制可合理地解释.魏氏组织的浮突高度为70—450nm,最大形状变形约0.36.

关键词: 表面浮凸 , Widmanstatten ferrite ,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 shapede formation

贝氏体三维形态及组织演化

方鸿生 , 薄祥正 , 王家军 , 徐宁

金属学报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较高分辨率条件下.用双磨面方法研究了贝氏体亚结构的三维(3—D)形态发现上贝氏体及其亚片条的三维形态呈板条状,下贝氏体及其正片条的三维形态呈片状,下国氏体亚单元为块状.上、下贝氏体之间在三维形态上无明确界限,存在过渡型的中间态贝氏体,其形态介于上、下贝氏体之间,这说明上、下贝氏体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用激发形核—台阶长大理论分析了上、下贝氏体组织形态演化机理,并提出演化过程模型.

关键词: 贝氏体 , dual-surface method , morphology ,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锯齿状魏氏组织表面浮凸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薄祥正 , 徐宁 , 方鸿生

金属学报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Fe—0.37C(质量分数,%)钢中的锯齿状魏氏组织产生表面浮凸,发现其浮凸是由多片魏氏组织片条组成的浮凸群,浮凸高度约为60—170nm,低于其形核处仿晶型铁素体的表面浮凸。在仿晶型铁素体中观察到面-面激发形核方式,其浮凸的最大形状变形量为0.39.锯齿状魏氏组织和仿晶型铁素体的表面浮凸可用台阶机制解释,并以台阶机制定性解释了帐篷型、复杂型和单倾型表面浮凸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锯齿状魏氏组织 , grain boundary alotriomorph , surface relief ,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 ledgewise growth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