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谋渭
,
张阳
,
张大志
,
安振刚
,
尹显东
,
姚林
,
于宁
,
王衍平
,
蔡恒君
钢铁
通过对鞍钢1 680 mm冷连轧机力能参数、结构参数、带钢厚度和板形精度的大型综合测试,采用综合遗传神经网络建立轧制力模型,与实测误差不大于5%;采用综合改进遗传算法与冷连轧机辊型系统优化相结合,板形废品率从2.24%降至1.19%;运用综合改进遗传算法与冷连轧机大系统参数相结合优化轧制规程,相同厚度来料成品由1 mm扩大至0.8 mm;运用"机电结合故障诊断法",找出带钢厚差无法消除和易断带的原因.综合措施提高了轧机的效能和产品的精度.
关键词:
冷带钢连轧机
,
测试
,
综合遗传算法
,
综合遗传神经网络
蔡恒君
,
高喆
,
宋仁伯
,
裴宇
,
于三川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DIL805型热膨胀仪研究了低碳低合金高强钢(HSLA)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规律,用膨胀法结合金相法建立了实验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实验钢的组织分别发生了铁素体转变、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建立了相变点-冷却速度以及相变量-冷却速度之间的数学方程,并回归计算了拟合度较高的相变模型.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能很好的吻合,证明了该相变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
低碳低合金高强钢
,
CCT
,
冷却速度
,
相变模型
张大志
,
杜丰梅
,
蔡恒君
,
张广安
,
唐伟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1.06.008
针对鞍钢冷轧厂连轧机主导产品为Q195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变形抗力对轧制压力和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对Q195钢变形抗力进行了实验测定,并回归出了相应的变形抗力公式,该公式在新建的轧制压力数学模型中得到了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变形抗力
,
轧制-拉伸
,
应用
胡靖帆
,
宋仁伯
,
蔡恒君
,
王林炜杰
,
温二丁
,
范午言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了达到超快冷的条件,设计了50℃/s、200℃/s和1000℃/s 3种不同的超快冷的冷速,研究了超快冷条件下,退火温度以及冷却速度对实验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各快冷条件下,实验用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伸长率在低冷速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高冷速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呈明显下降趋势;随着快冷速度的提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上升,屈强比呈现上升趋势,在780℃时,1000℃/s冷速相对于50℃/s,屈服强度提升了78%,而且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当退火温度为860℃时,屈服强度提升了211%.通过改变超快冷冷速和退火温度,可生产强度800~1000 MPa强度级别的冷轧高强钢,从而实现柔性控制.通过综合力学性能的对比,可以看出当退火温度为840℃,快冷速度为50℃/s时,实验用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强塑积可达17.2 GPa·%.
关键词:
超快冷
,
退火温度
,
冷却速度
,
组织
,
性能
代启锋
,
宋仁伯
,
蔡恒君
,
于三川
,
高喆
材料研究学报
使用CMT41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和霍普金森拉杆(SHTB)装置研究了超高强冷轧双相钢DP1000在室温下的准静态和动态拉伸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应变速率范围在0.0001-2250 s-1,DP1000双相钢具有明显的应变速率敏感性,表现出较强的应变速率增强效应,强度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Johnson-Cook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描述DP1000双相钢在高应变速率下变形行为,但由于应变速率敏感性在高应变速率下吻合程度较差;对Johnson-Cook模型的应变速率效应多项式进行二次化修正后,模型能很好地描述DP1000双相钢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变形行为,平均可决系数从0.9434提高到0.9850.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超高强冷轧双相钢DP1000
,
霍普金森拉杆
,
修正Johnson-Cook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