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Fe-Si-B-P-C薄带和块体非晶态合金磁性能的比较研究

张继君 , 李强 , 常春涛 , 别路洋 , 董亚强 , 薛武红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8.008

对Fe76 P5 (B0.5Si0.3C0.2)19非晶薄带和块体非晶态合金试样的磁性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磁力显微镜对试样的磁畴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非晶薄带和块体非晶态合金具有完全不同的磁畴结构.非晶薄带自由面的磁畴结构为带状,磁畴宽度较大,约为5μm;而块体非晶态合金的纵剖面磁畴结构密集,呈枝状分布,磁畴宽度较小.而磁畴结构上的差异解释了非晶薄带和块体非晶态合金在矫顽力及居里温度上的差别.

关键词: 铁基非晶态合金 , 磁畴结构 , 制备冷速

基于淀粉直接改性的热塑性淀粉塑料研究进展

王礼建 , 董亚强 , 杨政 , 郭斌 , 李本刚 , 李盘欣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7.012

综述了近年来淀粉经改性后用于热塑性淀粉塑料领域的研究进展.根据淀粉的改性方法不同,主要综述了淀粉氧化改性、酯化改性、醚化改性、交联改性以及聚氨酯改性后对所制备的热塑性淀粉塑料性能的影响,归纳和总结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 淀粉 , 化学改性 , 热塑性淀粉

增容剂对热塑性淀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及流变加工性能的影响?

王礼建 , 董亚强 , 杨政 , 郭斌 , 李本刚 , 李盘欣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增刊(Ⅰ).012

先通过甘油对淀粉进行塑化制备热塑性淀粉(TPS),然后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g-PP)作为增容剂将聚丙烯(PP)与 TPS 共混,制成 TPS/PP 复合材料。通过电子拉力机、热重法、转矩流变仪、挤出毛细管流变仪以及熔融指数仪,研究了不同含量的MA-g-PP 对 TPS/PP 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g-PP 的添加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和加工性能,综合生产成本和增容效果考虑,当 MA-g-PP 的添加量为 PP/TPS 总量的4%(质量分数)时,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较佳的加工性能。

关键词: 增容剂 , 聚丙烯 , 增强 , 热塑性淀粉

增容剂对微晶纤维素增强淀粉塑料的影响

郭斌 , 王礼建 , 董亚强 , 李本刚 , 范磊 , 李盘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首先用微晶纤维素(MCC)对热塑性淀粉(TPS)进行增强,再将低密度聚乙烯(LDPE)与增强后的TPS共混,并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g-PE)作为增容剂,制成MCC/TPS/LDPE复合材料.通过电子拉力机、冲击强度试验机、热重法、转矩流变仪和接触角测定仪,研究了不同用量的MA-g-PE对MCC/TPS/LDPE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容剂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不断增大,材料韧性显著提高;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改善,但影响较小;当添加量小于6%时,加工性能提高明显;此外,耐水性提高显著.总体而言,当MA-g-PE的添加量为4%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13.52 MPa,冲击强度为6.38 kJ/m2,接触角为94.47°).

关键词: 增容剂 , 微晶纤维素 , 增强 , 淀粉塑料

共混技术在淀粉塑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礼建 , 董亚强 , 郭斌 , 李本刚 , 曹绪芝 , 李盘欣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5.013

综述了近年来共混技术在淀粉塑料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所共混聚合物组分的不同为主线,分为3大类共混体系,即淀粉与可降解聚合物,淀粉与不可降解聚合物,淀粉与可降解和不可降解聚合物三元体系.同时,从材料构效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共混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为侧重点,着重探讨了共混体系中各组分之间的相界面形态关系,组分之间的相容性,以及不同聚合物组成对共混体系的力学、吸水、加工成型、热及降解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共混 , 淀粉塑料 , 可降解聚合物 , 聚烯烃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