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7075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硼酸盐体系电解液配方的优化

苗景国 , 陈秋荣 , 郝康达 , 卫中领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2.03.029

利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在7075铝合金表面原位生成了陶瓷层.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在硼酸盐体系中进行微等离子体氧化的最佳电解液配方,通过SEM及XRD分析了陶瓷层的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陶瓷层硬度可达到812HV0.1;陶瓷层表面形貌均匀,膜层致密,主要由γ-Al2O3组成.

关键词: 微等离子体氧化 , 陶瓷层 , 电解液配方 , 形貌

中间层热处理温度对VO2/TiO2复合薄膜热致相变性能的影响

张玉波 , 苗景国 , 李志宏 , 黄婉霞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3.008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云母表面制备了TiO2中间层薄膜,再在中间层上制备了VO2薄膜.通过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检测TiO2薄膜的亲水性,利用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及光学特性进行分析.试验表明,紫外光激发后的TiO2薄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够实现V溶胶的均匀涂覆.TiO2中间层经510 ~560℃退火后,复合薄膜沿(011)晶面择优取向生长,复合薄膜红外屏蔽效能高,相变温度及滞后温宽都较低.中间层经460℃退火后的复合薄膜沿(111)晶面取向生长,红外屏蔽效能达到92%以上.

关键词: TiO2中间层 , 复合薄膜 , 热致相变性能

Mn元素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层相组成的影响

苗景国 , 陈秋荣 , 董香芸 , 郝康达 , 吴润 , 卫中领

表面技术

在Na2SiO3-NaOH体系的电解液中,对Mn元素含量不同的1070纯铝及3003铝合金进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对所得陶瓷层的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陶瓷层的微观形貌及相组成.结果表明:1070纯铝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由α-Al2O3及γ-Al2O3组成,而3003铝合金表面所形成的陶瓷层则由γ-Al2O3组成;处理时间相同时,3003铝合金所形成的陶瓷层较纯铝1070所形成的陶瓷层更厚,但显微硬度更低,致密性下降,Mn元素对反应过程中高温氧化铝相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 锰元素 , 陶瓷层 , 相组成

CSP-冷轧热镀锌板表面线状缺陷特征及形成原因

魏远征 , 李书黎 , 周学俊 , 苗景国 , 宋书鹏 , 吴润

表面技术

表面长条线状缺陷导致CSP-冷轧热镀锌板质量降低,利用金相显微镜、XRD和扫描电镜对缺陷的形貌与组成等进行了分析.长条线状缺陷的形成原因是:在CSP热轧阶段形成的氧化铁皮(FeO)被压入基板,并在冷轧时被拉长、碾碎,冷轧后,这些氧化物呈现出点链状直线分布,镀锌增强了其与基体的差别,凸现出长条线状缺陷.最后,据此提出了减少氧化铁皮压入的措施,抑制了长条线状缺陷的产生.

关键词: 长条状缺陷 , CSP , 热镀锌板

铝酸钠浓度对7075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特性的影响

郝康达 , 苗景国 , 陈秋荣 , 董香芸 , 吴润 , 卫中领

表面技术

选用铝酸钠体系对7075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对不同铝酸钠浓度下制备出的膜层厚度及显微硬度进行测试,并借助扫描电镜及金相显微镜对膜层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铝酸钠浓度下制备出的膜层均呈“火山喷射口”状凸起形貌,与基体之间呈微区范围内的锯齿状冶金结合,膜层连续均匀,铝酸钠质量浓度为9 g/L时,膜层显微硬度高达1080HV0.1.

关键词: 铝酸钠 , 微弧氧化 , 形貌

电流密度对7075铝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陶瓷层特性的影响

郝康达 , 陈秋荣 , 苗景国 , 吴润 , 卫中领

表面技术

采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法在NaAlO2溶液中对7075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阳极电流密度及阴/阳极电流密度比对陶瓷层的厚度、硬度、表面及截面形貌、相组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及微观形貌与阳极电流密度及阴/阳极电流密度比密切相关,在阳极电流密度为10A/dm2及阴/阳极电流密度比为0.7时,陶瓷层显示出较好的表面及截面形貌.

关键词: 微等离子体氧化 , 电流密度 , 陶瓷层 , 特性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