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和军
,
付洪权
,
胡星琪
,
蒋晓慧
,
阴文敏
,
李友平
,
段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环氧氯丙烷、乙二胺对可溶性淀粉进行交联改性,制备了疏水性阳离子淀粉(HCS)。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紫外-可见光谱(UV)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微观相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比较了HCS与亲水性聚合氯化铝以及物理吸附剂活性炭的脱色率,考察了投料量、絮体沉降时间以及搅拌速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CS为非定型态,且表面粗糙多孔的物质;投加量为2 g/L,沉降时间仅为20 min时,脱色率即可达到91%,其性能远优于聚合氯化铝和活性炭。
关键词:
制备
,
疏水性
,
阳离子淀粉
,
偶氮染料
,
废水处理
段明
,
胡星琪
,
李富生
,
董兆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Winzor提出的界面自由能计算方法对核壳型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复合粒子的四种常见形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形成正向核壳复合粒子的界面自由能变化最小.定性地分析了硅溶胶粒子吸附在聚苯乙烯乳胶粒表面的可能性.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二氧化硅-聚丙烯酸丁酯)复合粒子,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证实了最终合成的粒子形态,燃烧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乳液具有较好的阻燃性.
关键词:
核壳
,
界面自由能
,
透射电镜
,
粒子形态
,
阻燃性
高和军
,
段明
,
胡星琪
,
高志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改变传统的引发体系,采用BF3*(CH3)2O/CF3COOH合成了无色透明且分子量较高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PECH),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考察了BF3*(CH3)2O及CF3COOH用量对PECH相对黏度的影响,探讨了TCA提高产物透明度的作用.结果表明,合成了主链以头尾连接为主,头头及尾尾连接为辅的PECH.
关键词:
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
,
共引发剂
,
相对黏度
段明
,
董兆雄
,
任冬梅
,
胡星琪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8.012
由对氯甲基苯乙烯和十八烷基二甲基胺为原料一步合成了具有表面活性的大单体对乙烯苄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VBDMOAC),通过氯离子测定、IR及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其cmc为1.19×10-4mol/L,γcmc为41.4 mN/m.该单体与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水溶液共聚产物的特性粘数与相同条件下的AM-AA共聚物相近,表明该单体具有较高的聚合活性.共聚物的UV谱中224 nm的强峰以及IR谱中1 454 cm-1处的弱峰,表明该聚合物为VBDMOAC-AM-AA三元共聚物.
关键词:
疏水改性
,
表面活性大单体
,
合成
王正辉
,
王红娟
,
胡星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在低温下研究了丙烯腈(M1)和丙烯酸乙酯(M2)的乳液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乳化剂浓度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和乳化剂浓度增大,单体的转化速度加快、聚合物分子量增大、乳液更为稳定.用激光粒径分析仪考察了20 ℃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子大小的变化,发现聚合过程中的成核和增长均在胶束中进行,以及单体液滴在高转化率时仍存在.这两种单体的乳液共聚合的竞聚率也得到确定:r1=1.90,r2=1.00.
关键词:
氧化还原引发剂
,
乳液共聚合
,
乳胶粒子
,
竞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