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文
,
钱学梅
,
田雨江
,
胡俊
,
吕彦
,
任泽宁
,
张贵才
,
信文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0.03.014
介绍38CrNi3MoV钢制厚壁圆筒模拟管的试制过程,对6支厚壁圆筒模拟管进行液压自紧和静压强度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壁厚比1.6和1.65、自紧压力720~780 MPa、材料强度RR0.1≥1 280 MPa条件下,采用液压自紧工艺后6支厚壁圆筒模拟管实测静压强度达520~575 MPa,实测静压强度为理论静压强度的70%~76%.
关键词:
自紧
,
厚壁圆筒
,
静压强度
,
模拟试验
张新民
,
郭拥军
,
柳建新
,
冯茹森
,
胡俊
,
李华兵
,
赵丹
,
张建
,
吕鑫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439
研究了疏水基含量和微嵌段长度对缔合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P(AM-NaAA-C16DMAAC)],弹性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结构类似且具有相近零剪切粘度的缔合聚合物,疏水基含量越高,聚合物分子链间形成稠密网络结构的疏水缔合能力越强,其第一法向应力差N1越大,N1出现拐点处对应剪切速率越小,缔合聚合物溶液弹性越好;并且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弹性随着疏水微嵌段长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存在最佳微嵌段长度.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分子结构有效改变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弹性行为.
关键词:
缔合聚合物
,
弹性
,
法向应力差
,
粘度
吕彦
,
任泽宁
,
钱学梅
,
胡俊
,
黄建文
,
杨忠贤
,
赵鸿雁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33-1331/TJ.20111222.2205.005
电磁轨道炮身管工况特殊、结构复杂,开发轻质、高效的身管是电磁轨道炮走向实战应用的关键.从结构力学方面介绍电磁轨道炮管对材料和结构的要求,综述典型的轨道炮身管结构设计概况.归纳实战型轨道炮管结构设计的关键点.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
身管
,
结构力学
,
结构设计
任泽宁
,
胡俊
,
吕彦
,
黄建文
,
程朝丰
,
刘敏
,
信文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将6支中小尺寸模拟管进行自紧载压低温处理,对3支精加工前后的小尺寸模拟管和3支精加工后的中尺寸模拟管分别进行弹性强度测试,将具有内表面预制裂纹的6支中小尺寸模拟管进行液压循环疲劳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当壁厚比为1.768、自紧度为0.8、模拟管材料屈服强度Rr0.1≥1200 MPa时,精加工后模拟管实测强度为700~721 MPa(自紧压力为756~792 MPa);在循环压力600 MPa下,6支模拟管都以穿透型形式泄漏破坏,最终疲劳寿命为2504~3499次。
关键词:
自紧
,
厚壁圆筒
,
弹性强度
,
疲劳寿命
吕彦
,
胡俊
,
赵鸿雁
,
任泽宁
,
罗建民
,
常贵如
,
黄建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2.03.028
概述复合材料炮管的开发研究背景,介绍几种典型复合材料炮管技术,重点讨论钢内衬、陶瓷内衬、高熔点金属内衬复合材料炮管的工艺技术,并展望复合材料炮管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炮管
,
工艺技术
宋汝彤
,
郭立娟
,
郭拥军
,
冯茹森
,
张新民
,
胡俊
,
李华兵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623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低浓度纳米SiO2流体粘度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不同碳链长度的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SiO2流体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纳米流体粘度的影响较小,其相对粘度值维持在1.23左右;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8、OP-10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DXS14、DXS18对纳米流体粘度的变化影响较大,其最大相对粘度值分别能达到3.42、1.82和8.87.同时也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越长,纳米流体最高粘度值越大,且纳米流体最高粘度所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均在其临界胶束浓度值附近.
关键词:
纳米流体
,
表面活性剂
,
粘度
,
吸附
吕彦
,
胡俊
,
任泽宁
,
黄建文
,
李绵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炮钢标准为依据,综述了厚壁炮钢材料的现状及炮钢性能的发展,论述了炮钢材料的特殊要求和炮钢的发展方向以及炮钢发展的技术途径.新型高强韧炮钢的研发要结合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开展精细组织的控制、晶粒细化等技术的研究,提高钢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炮钢
,
性能
,
发展
朱建军
,
邢学敏
,
胡俊
,
李志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介绍了InSAR技术在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分析了D-InSAR技术相比于传统测量手段的优势,并指出其在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不足.针对传统D-InSAR技术的局限性,重点讨论了短基线(SBAS)、永久散射体(PS)和角反射器(CR)等高级差分干涉技术,并结合矿区沉降监测实例,分析了其特点与应用现状,讨论了现有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高级InSAR技术和高分辨率SAR影像的结合将是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InSAR技术
,
D-InSAR技术
,
矿区
,
地表形变监测
,
短基线
,
永久散射体
,
角反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