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雷
,
于兰兰
,
雷文光
,
毛小南
,
杨冠军
,
牛蓉蓉
,
张英明
,
王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建立了TC4合金电子束冷床熔炼过程熔体中各元素饱和蒸气压的数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TC4合金熔体中各元素的饱和蒸气压及其挥发速率,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Al元素的饱和蒸气压最大,是其它两种元素的几百倍,挥发损失也最为严重.随着熔体温度的增加,挥发趋势也增大.V元素的挥发很少,可以忽略.此外,电子束冷床熔炼去除杂质效果显著,熔炼出的铸锭成分符合国家标准.
关键词:
电子束冷床熔炼
,
合金元素
,
挥发损失
,
数学模型
查柏林
,
林浩
,
高双林
,
罗雷
,
张博文
,
朱杰堂
,
孙振生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07.016
为研究不同粒子浓度侵蚀条件下C/C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及性能,采用自主研发的氧-煤油烧蚀实验系统对轴棒法编织的C/C复合材料进行烧蚀/侵蚀实验,实验的粒子浓度分别为0,1.37%,2.22%,2.64%。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实验后试样的微观形貌,测算了试样的烧蚀率,研究了粒子浓度对材料烧蚀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材料的烧蚀机理。结果表明:不加粒子时试样的质量烧蚀率仅为0.159g/s,线烧蚀率为0.175mm/s,加入粒子后质量烧蚀率与线烧蚀率的最小值分别为0.432g/s和0.843mm/s,且随粒子浓度的增加,烧蚀率均加速增加。粒子的侵蚀作用加剧了试样的烧蚀,冲刷面上径向纤维的烧蚀梯度随粒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粒子浓度
,
C/C复合材料
,
质量烧蚀率
,
线烧蚀率
查柏林
,
林浩
,
高双林
,
罗雷
,
张博文
,
朱杰堂
,
孙振生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07.016
为研究不同粒子浓度侵蚀条件下C/C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及性能,采用自主研发的氧-煤油烧蚀实验系统对轴棒法编织的C/C复合材料进行烧蚀/侵蚀实验,实验的粒子浓度分别为0,1.37%,2.22%,2.64%.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实验后试样的微观形貌,测算了试样的烧蚀率,研究了粒子浓度对材料烧蚀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材料的烧蚀机理.结果表明:不加粒子时试样的质量烧蚀率仅为0.159g/s,线烧蚀率为0.175mm/s,加入粒子后质量烧蚀率与线烧蚀率的最小值分别为0.432g/s和0.843mm/s,且随粒子浓度的增加,烧蚀率均加速增加.粒子的侵蚀作用加剧了试样的烧蚀,冲刷面上径向纤维的烧蚀梯度随粒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粒子浓度
,
C/C复合材料
,
质量烧蚀率
,
线烧蚀率
查柏林
,
高双林
,
林浩
,
罗雷
,
张博文
,
朱杰堂
,
孙振生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00527
烧蚀角度对C/C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发的氧-煤油烧蚀实验系统对轴棒法编织的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进行烧蚀/侵蚀实验,实验的典型角度分别为90°,60°,45°,侵蚀时的粒子浓度为1.37%.测算试样的宏观烧蚀率,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试样烧蚀后的微观形貌.分析了角度对C/C复合材料烧蚀行为的影响规律,并探讨其烧蚀机理.结果表明:不加粒子进行烧蚀实验时,烧蚀角度90°,60°,45°对应的试样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146,0.123,0.100g/s,随烧蚀角度的减小,质量烧蚀率加速降低;加粒子进行侵蚀实验时,烧蚀角度90°,60°,45°对应的试样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452,0.455,0.432g/s,线烧蚀率分别为1.863,1.323,0.843mm/s,随烧蚀角度的减小,质量烧蚀率基本不变,线烧蚀率逐渐降低.烧蚀角度越小,射流的冲刷作用越强,伴随热化学烧蚀的作用,导致烧蚀/侵蚀实验条件下,径向纤维的烧蚀梯度均增加;烧蚀实验条件下,轴向纤维束外沿的受冲刷区域变大.
关键词:
烧蚀角度
,
C/C复合材料
,
质量烧蚀率
,
线烧蚀率
,
烧蚀性能
王庆娟
,
张平平
,
罗雷
,
杜忠泽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05.007
利用极化法、电位时间曲线、浸泡实验等研究等径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ECAP)制备的块体超细晶铜和退火态粗晶铜在0.5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对比研究ECAP挤压前后腐蚀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ECAP制备的超细晶Cu的腐蚀电流低于粗晶Cu,自腐蚀电位Ecorr比粗晶铜高100mV左右,表明超细晶Cu的耐蚀性比粗晶Cu要好.通过电化学分析和微观腐蚀形貌,超细晶材料的腐蚀表面非常光滑,腐蚀较为均匀,粗晶材料的局部腐蚀现象十分严重.
关键词:
腐蚀行为
,
超细晶
,
铜
,
NaCl溶液
,
耐蚀性
黄民富
,
魏嘉麒
,
曾效舒
,
罗雷
,
刘震云
材料导报
采用球磨工艺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进行了分散处理.研究了球磨时间、球磨机转速、球磨方式和原生碳纳米管聚集状态对碳纳米管球磨效果的影响.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碳纳米管的分布状态.制备了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试样,检测了这些试样的表面电阻,根据试样电阻值评估了所研究的分散技术路线和工艺参数对碳纳米管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分散处理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分散纤维纳米材料.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球磨分散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表面电阻
魏嘉麒
,
曾效舒
,
朱栋泉
,
刘震云
,
罗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以可膨化石墨、天然鳞片石墨、膨胀石墨为原料,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石墨进行表征,分析比较这三种原材料制备氧化石墨的氧化程度.采用逐层自组装法(LBL)在玻璃基底上制得碳纳米管/氧化石墨复合薄膜,并通过水合肼蒸汽还原法将薄膜还原成碳纳米管/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最后对薄膜的透光性能和导电性能进行比较,发现三种原料制备的导电玻璃中,以膨胀石墨为原料制备的玻璃导电性能最好,12层时达到了59.1kΩ/sq,但透光性却逊于其他两种原料制备的玻璃片.
关键词:
逐层自组装法
,
碳纳米管
,
石墨烯
,
透明导电薄膜
罗雷
,
杨冠军
,
王庆娟
,
刘长瑞
,
毛小南
机械工程材料
对退火态的纯铜进行了等径角挤压(ECAP)变形,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和四种溶液腐蚀试验,对退火态及经ECAP变形后纯铜的显微组织、腐蚀形貌和耐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纯铜经ECAP变形后,随着挤压道次增加,其晶粒越趋细小、均匀,在不同腐蚀溶液中的质量损失速率均大幅降低,其耐腐蚀性能均较退火态的好.
关键词:
等径角挤压
,
超细晶
,
纯铜
,
耐腐蚀性能
雷文光
,
于兰兰
,
毛小南
,
罗雷
,
张英明
,
侯智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PROCAST有限元软件对电子束冷床熔炼TC4钛合金连铸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熔池形状以及组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浇注温度条件下,随着铸造速度的增加,熔池加深,糊状区域变浅,初生枝晶半径和二次枝晶臂间距逐渐增加,凝固组织变得粗大.而在铸造速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浇注温度的提高,过热度增大,熔池加深,糊状区域变浅,合金的晶粒尺寸增大.在本实验条件下,选择铸造速度10 mm/min以及浇注温度1 760 ℃作为最佳工艺参数,这有利于在保证较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获得组织细小、冶金质量优良的钛合金铸锭.
关键词:
钛合金
,
电子束冷床熔炼
,
连铸
,
浇注温度
,
铸造速度
,
PROCAST
罗雷
,
毛小南
,
雷文光
,
于兰兰
,
杨冠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ANSYS软件对电子束冷床熔炼TC4钛合金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熔体从冷床滴入坩埚之后,主要出现熔体升温、形成稳定熔池、熔体凝固、熔体温度下降和凝固结束这5个阶段.在开始熔炼时,熔体温度较低,升温也比较慢,但随着熔炼的进行,熔体升温加快,并维持在高温状态,最后熔体发生凝固降温,且降温速度很快.降温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快速降温阶段,熔体快速出现部分凝固,而在降温平衡阶段,熔体主要进行补缩.当降温时间达到500 s时,熔体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关键词:
电子束冷床熔炼
,
TC4钛合金
,
温度场
,
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