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芸
,
罗晓阳
,
黄晓慧
,
左孝青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6.007
以铜粉和碳酸盐为原料,按比例混料,经过粉末压制、烧结、去除碳酸盐等工艺步骤制备各种孔隙率的铜基多孔材料.分析了铜粉和碳酸盐的粉料配比、铜粉末粒度、压制压力、烧结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制备的铜多孔材料孔隙率的影响;借助SEM,EDS研究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的结合及微观组织演变过程,并对制备的铜基多孔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表明:采用该工艺技术可以成功制备出孔隙率为60%~85%的铜基多孔材料,基体中分布着大孔和微孔,大孔孔径在100~ 300 μm之间,微孔孔径在1~5μm之间;通过研究压制压力对孔隙率的影响,发现孔隙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压坯中铜粉所占的体积分数越低,压制压力变化对烧结试样孔隙率的影响越大;铜粉尺寸大小对孔隙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铜粉粒度越小,烧结越容易进行,烧结后孔隙率越低;孔隙率为65%铜基多孔材料其压缩强度可达40 MPa,孔隙率为85%铜基多孔材料的压缩强度为20 MPa.
关键词:
铜基多孔材料
,
泡沫铜
,
多孔铜
,
孔隙率
王瑾
,
罗晓阳
,
赵小龙
,
张梁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143
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以罩退生产的冷轧Ti-IF钢及含磷Ti-IF高强钢为目标,分析不同磷、钛合金质量分数对产品特征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元素虽然有利于γ取向线上{111}〈112〉织构的增加,但也增加了组分强度差,不利于塑性应变比r值,并且磷元素对{111}织构发展的促进作用取决于钢中过剰钛的质量分数,过剩钛质量分数过高会促进FeTiP二相粒子的析出,从而阻碍{111}取向再结晶晶粒的长大,弱化{111}面织构的强度.研究结果对该材料合金成分的调整起到了指导作用.为了保证所生产的含磷IF高强钢获得一定的强度,同时兼备良好的冲压性能,应降低IF钢中的钛质量分数,适当加入铌以弥补因钛减少对间隙原子固定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再结晶织构
,
含磷IF高强钢
,
过剩钛
,
晶粒取向
赵小龙
,
王瑾
,
罗晓阳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79
采用LF-RH双精炼工艺,在CSP流程上进行了340 MPa级冷轧IF高强钢的开发.试验材料达到成分设计要求,罩式炉退火后微观组织为细小等轴铁素体组织,晶粒度在10级左右,力学性能达到340 MPa级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要求.EBSD结果表明,试验材料退火织构由较强的γ织构(<111>∥ND)和一定强度的α织构(<110>//RD)组成,α取向中较高的{112}<110>和{001}<110>织构是导致试验材料r均值偏低和Δr小于0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CSP产线
,
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
,
组织
,
退火织构
,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