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碳纤维复合吸波材料的频散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班国东 , 刘朝辉 , 叶圣天 , 贾艺凡 , 王飞 , 刘娜 , 陶睿 , 罗平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4.033

目的 归纳总结碳纤维长度和含量对碳纤维复合吸波材料(CFCAM)频散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 以水性聚氨酯(PR)为基体树脂,碳纤维(CF)为填料,制备了不同长度和含量的CFCAM,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CF改性前后的微观形貌和物质结构进行表征,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CFCAM介电常数(ε),归纳总结出CF长度、含量对CFCAM的频散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 随着CF长度的增大,CFCAM的ε先增大后减小,当CF长度为3 mm时,CFCAM不仅具有较好的频散特性,实部(ε′)和虚部(ε″)都较大;随着CF含量增大,CFCAM的ε增大,当CF质量分数为0.9%时,ε′达到18左右,ε″达到9左右,预示着该含量下CFCAM有较大的储存能量的能力,并且对电磁波有较强的电损耗能力.结论3 mm碳纤维在质量分数为0.9%时具有较好的频散特性,适宜用来制备吸波性能强、频带宽的雷达吸波涂层材料.

关键词: 短切碳纤维 , 水性聚氨酯 , 吸波材料 , 介电常数 , 频散特性 , 长度 , 含量

低熔点金属(Ga,In,Sn)对铝合金水解性能的影响

王凡强 , 王辉虎 , 王建 , 芦佳 , 罗平 , 常鹰 , 马新国 , 董仕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100-6

以低熔点金属(Ga,In,Sn)作为合金元素,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Al-In-Sn和Al-Ga-In-Sn合金.研究In和Sn的质量比以及Ga的含量对铝合金水解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面电镜和能谱等手段分析铝合金的成分和形貌.结果表明:Al-In-Sn三元合金主要由Al和两种金属间化合物In3Sn和InSn4组成.所有Al-In-Sn三元合金在室温下的水解活性都很低.当In和Sn的质量比为1:4时,三元合金具有最高的产氢性能.当Ga加入三元合金后,铝合金在室温下的水解活性得到极大的改善,这可能是由于Ga的加入一方面促使铝合金缺陷的产生,另一方面促进Ga-In3Sn-InSn4(Ga-In-Sn)共晶合金在铝合金表面的形成.Al原子能溶入该共晶合金并成为水解过程中的活性点.共晶合金的尺寸小及其在Al合金表面分布均匀是Al-Ga-In-Sn四元合金较强水解活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铝合金 , 低熔点金属 , 水解 , 产氢 , 机械球磨法

光学浮区法生长掺锗氧化镓单晶及其性质研究

吴庆辉 , 唐慧丽 , 苏良碧 , 罗平 , 钱小波 , 吴锋 , 徐军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光学浮区法生长了尺寸φ8mm×40 mm的Ge∶β-Ga2O3单晶.XRD物相分析表明Ge∶β-Ga2O3单晶仍属于单斜晶系.为对其内部缺陷进行表征,进行了腐蚀实验,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缺陷密度为6×104/cm2.光学测试表明,与纯单晶相比,Ge∶β-Ga2O3单晶在红外波段存在明显吸收,只有位于蓝光区域的两个荧光峰,抑制了紫外与绿光波段的发光.电学性能测试得出,Ge∶β-Ga2O3单晶的电导率在10-3量级,说明掺杂Ge4+对β-Ga2O3单晶的电学性能的确有改善.

关键词: Ge∶β-Ga2O3单晶 , 晶体生长 , 光学浮区法 , 电导率

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ZrB2-TiB2复合粉末

罗平 , 董仕节 , 杨李安卓 , 孙世烜 , 谢志雄 , 郑重 , 杨巍

稀有金属

采用Zr、Ti、B为原料(摩尔比:1∶1∶4),在氩气气氛保护下,采用机械合金化方式,在球料比10∶1、球磨转速500r/min实验条件下制备了纳米结构的ZrB2-TiB2.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仪器,对不同球磨时间粉末的相组成、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原始粉末经120 h球磨后,粉末主要由ZrB2和TiB2组成,平均尺寸在20 nm左右,TiB2分布于ZrB2基体上.文章还探讨了该体系获得目标产物的机械合金化机制.

关键词: 二硼化锆-二硼化钛 , 纳米复合材料 , 机械合金化

45钢表面电火花沉积TiB2涂层的结构及性能

罗成 , 董仕节 , 熊翔 , 罗平

机械工程材料

在45钢表面通过电火花沉积制备了TiB2陶瓷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分析了涂层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并测试了涂层横截面的硬度分布及涂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45钢表面电火花沉积的TiB2涂层具有明显的四个区域,涂层连续、均匀且致密,界面上无分层,热影响区内铁素体晶粒被大大细化;基体中的铁元素显著扩散到涂层中,涂层与基体形成了牢固的冶金结合;涂层的硬度高达1600 HV以上,其耐磨性优于淬火态Cr12MoV钢的耐磨性.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 表面强化 , 二硼化钛 , 耐磨性

点焊电极表面电火花沉积TiB_2涂层的特征

罗成 , 熊翔 , 董仕节 , 罗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在CuCrZr电极表面通过电火花振动沉积制备了TiB_2功能涂层,测试了功能涂层的显微形貌、物相、硬度以及界面元素分布.试验表明,TiB_2涂层电极具有典型的电火花涂层结构,存在明显的元素互扩散,表明功能层与基体之间为冶金结合.但TiB_2涂层结构不致密,存在裂纹和孔洞,硬度较低.随着电火花电容和电压的增加.涂层的硬度降低.元素扩散和涂层氧化的加剧,是导致涂层硬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由于基体Cu的气化、脆性剥落和熔敷棒的切削作用,沉积TiB_2后基体质量反而降低.高电压下电火花沉积以及预涂敷Ni,都会导致基体质量降低更多.

关键词: 点焊电极 , TiB_2 , 显微结构 , 电火花沉积 , 性能 , 功能涂层

电火花沉积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进展

罗成 , 董仕节 , 熊翔 , 罗平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4.019

电火花沉积是一种具有独特技术优势,节能、省材、环保的新兴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工具、模具、刃具、矿山、冶金、汽车、医用器材等一般工业领域,还可以应用到核反应堆、直升机和战机引擎等军工零部件的表面处理.介绍了电火花沉积技术的特点,通过典型事例介绍了该技术在耐磨损、耐腐蚀、抗氧化、表面修复与改性方面的应用,分析了电火花沉积技术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国内在电火花应用和研究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并提出了促进我国表面技术研究者积极研究并大力推广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 耐磨性 , 抗氧化 , 表面修复 , 涂层

搅拌摩擦焊温度场数值模型的研究进展

刘琪 , 董仕节 , 官旭 , 罗平 , 孙世烜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21.021

针对搅拌摩擦焊(FSW)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探讨焊接过程中温度场的演变规律.在研究温度场时,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试验方法难以替代的优势.回顾了针对FSW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时涉及到的主要模型、它们的大体思路以及各自的特点,重点论述了其中的产热和传热模型.在产热模型中,讨论了与热输入有关的热源模型、产热量计算模型和接触模型;在传热模型中,分别从热传导、对流换热和热辐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此外,考虑到某些材料属性对温度场模拟结果的影响,文章的最后也对其进行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 数值模拟 , 温度场 , 热生成 , 热传导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钒铁合金中杂质元素

杨新能 , 冯宗平 , 羊绍松 , 罗平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issn.1000-7571.2014.11.007

建立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钒铁合金中Si,Mn,P,Al,Ti,Ni,Cr,Cu,As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提出用酸溶和碱熔相结合的试样预处理方法,克服了酸溶法导致铝、硅的测定结果偏低和碱熔法易堵塞ICP矩管和雾化器的两大弊端.基体钒和铁的干扰采用基体匹配方法消除.在选用的最佳光谱线和合适的工作条件下测定,方法检出限为2~42 μg/L.方法用于测定钒铁标准样品和合成样品,各元素的测定值与认定值或合成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10)在0.7%~9.8%范围.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 钒铁 , 酸溶 , 碱熔 , 杂质元素

Ni-W基合金镀层代铬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重点

邓正平 , 刘贤相 , 周保平 , 詹益腾 , 田志斌 , 罗平

材料保护

综述了电镀Ni-W基合金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过程,论述了Ni-W电沉积过程与反应机理,阐述了Ni-W合金电镀溶液的组成与工艺条件对镀层性能的影响。指出了Ni-W基合金镀层代铬的可行方面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Ni-W基合金镀层 , 反应机理 , 电沉积过程 , 代铬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