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因瓦合金箔电沉积工艺的研究

龚竹青 , 罗北平 , 杨余芳 , 陈梦君

材料导报

对硫酸盐-氯化物电解液体系(含有LGJ复配稳定剂和添加剂)中电沉积因瓦合金箔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电解液组成、电流密度、温度及pH值等因素对合金箔组成的影响,得到了制备因瓦合金箔的最佳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阴阳极面积比为2:1时,通过实验确定镍铁联合阳极面积比为1.8:1.在上述条件下,实验获得组成稳定(Fe 64±2%)和性能优良的合金箔.通过SEM、EDS和XRD对因瓦合金箔的形貌及结构进行测定分析,表明合金箔晶粒细致、尺寸均匀、结构紧密、表面光滑平整、无孔洞和裂纹、晶粒结构为(111)、(200)、(311)及(222)织构,并表现为较强的(111)择优取向.

关键词: 因瓦合金 , 电沉积 , 合金箔 , 电沉积工艺

富铁Fe-Ni合金箔电沉积工艺及其形貌结构与耐蚀性

罗北平 , 龚竹青 , 陈梦君 , 刘玉海

腐蚀学报(英文)

在富铁电解液体系中采用复配稳定剂和添加剂,增强了镀液的稳定性,降低了镀层内应力;并讨论了金属离子、氯离子、电流密度、温度及pH值等因素对合金箔组成的影响,得到了制备富铁Fe-Ni合金箔的最佳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通过实验确定当阴阳极比为1∶2时,镍铁联合阳极配比为1.6∶1.采用SEM、EDS及XRD分析了富铁Fe-Ni合金箔的形貌及结构:合金箔晶粒细致,尺寸均匀,结构紧密,表面光滑平整,无缺陷,晶粒结构为(111),(200),(311)及(222)织构并表现为较强的(111)择优取向.阳极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合金箔在10%的硫酸溶液、10%的氢氧化钠溶液、35%的氯化钠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

关键词: 富铁Fe-Ni合金 , null , null

高析氢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纳米晶Ni-Fe-Mo-Co合金

罗北平 , 龚竹青 , 任碧野 , 杨余芳 , 陈梦君

功能材料

在酸性柠檬酸盐-氯化物体系中电沉积得到铁族金属与钼多元合金,通过SEM、XRD和EDS对合金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i-Fe-Mo-Co电极为纳米晶,晶粒尺寸为3.7nm;电解后电极表面呈现"蜂窝"型网孔结构,平均孔径约50nm,具有很大的真实表面积和机械稳定性.通过比较不同的铁族金属与钼合金电极在30%KOH溶液中的催化性能,表明在Ni-Fe-Mo三元合金中引入Co能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催化活性.纳米晶Ni-Fe-Mo-Co合金电极在80℃和200mA/cm2时,过电位为66.2mV,与其它铁族金属与钼合金电极相比较,其显示出更高的催化活性.长期和间断电解实验,说明纳米晶Ni-Fe-Mo-Co合金电极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能.

关键词: Fe-Ni-Mo-Co合金 , 析氢反应 , 催化活性 , 电极 , 表面形貌 , 纳米晶 , 电沉积

电沉积Fe-Co合金箔工艺的研究

许友 , 罗北平 , 武鹄 , 谢倩 , 任碧野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1.05.002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铁-钴合金箔,探讨了电解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对铁-钴合金箔组成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能谱仪对铁-钴合金箔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及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合金箔中铁质量分数先增后降,随着温度的下降、pH的增加,合金箔的铁质量分数增大;合金箔铁质量分数随亚铁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柠檬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则先增后降;Fe-Co合金箔物相为铁钴置换固溶体,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晶粒尺寸为19.4 nm,属于纳米晶,表面平整,结构致密,无孔洞及裂纹.

关键词: Fe-Co合金 , , 电沉积

液相等离子体电沉积制备类金刚石薄膜

李巧梅 , 罗北平 , 黄锋 , 许友 , 余红霞 , 武鹄

电镀与涂饰

采用等离子体电沉积法在水-乙醇电解液中制备了类金刚石(DLC)薄膜,工艺条件为:乙醇和水的体积比4∶1,KCl3 g/L,电流密度500 ~ 800mA/cm2,电压1 500V,时间4h.研究了电流密度和电极间距对DLC薄膜的显微硬度、厚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电极间距都对电极表面气泡区域厚度、均匀程度、稳定性及电极表面电荷密度有较大影响,适宜的电流密度和电极间距分别为600~700mA/cm2和6~10mm.采用较佳工艺制得的DLC膜表面平整均匀,为多晶结构,摩擦因数约为0.13.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 等离子体电沉积 , 电流密度 , 极间距

电沉积工艺参数对铁-钴合金箔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许友 , 罗北平 , 武鹄 , 谢倩 , 任碧野

电镀与涂饰

研究了电流密度、温度和pH等工艺条件对钛板上电镀Fe-Co 合金箔组成、阴极电流效率、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电解液配方为:FeSO<,4>·7H<,2>O 40 g/L,COSO<,4>·7H<,2>O 30 g/L,COCl<,2>·6H<,2>O 10 g/L,硼酸30 g/L,柠檬酸三钠40 g,L,抗坏血酸10 g,L,糖精1g/L,十二烷基硫酸钠0.1 g/L.最佳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4A/dm<'2>,温度50°C,DH 1.5.Fe-CO合金箔为铁钴置换固溶体和面心立方晶体结构,表现出强烈的(111)织构择优取向,结构致密,晶粒细小、均匀,并由尺寸更小的亚晶粒紧密团聚组成.合金箔表面平整,无裂纹和孔洞.

关键词: 铁-钴合金 , 电沉积 , 电流效率 , 晶体结构 , 表面形貌

电沉积Fe-Ni合金箔的工艺和性能研究

杨余芳 , 龚竹青 , 罗北平 , 马玉天 , 阳征会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6.01.002

用电沉积的方法,在NiSO4及FeSO4电解质体系中成功制得了铁的质量分数为23.2%~63%,厚度为23~43 μm的Fe-Ni纳米晶合金箔.镀层光亮平滑,内应力小,有优良的韧性和耐腐蚀性.镀层中铁含量及电流效率随着电流密度、pH、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电流密度、溶液温度和pH影响合金箔的沉积速度和硬度;合金箔中的Fe含量影响合金箔的耐腐蚀性.应用X-射线衍射来测量晶格常数和晶粒粒径的大小,用扫描电镜观测镀层的表面形貌.硬度为16.8~19.5 HR30T,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779.66 MPa和1%,电阻率为29.56~62.99(μΩ·cm).

关键词: 铁-镍合金箔 , 电沉积 , 纳米晶体

富铁Fe - Ni合金箔电沉积工艺及其形貌结构与耐蚀性

罗北平 , 龚竹青 , 陈梦君 , 刘玉海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6.01.009

在富铁电解液体系中采用复配稳定剂和添加剂,增强了镀液的稳定性,降低了镀层内应力;并讨论了金属离子、氯离子、电流密度、温度及pH值等因素对合金箔组成的影响,得到了制备富铁Fe-Ni合金箔的最佳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通过实验确定当阴阳极比为1:2时,镍铁联合阳极配比为1.6:1.采用SEM、EDS及XRD分析了富铁Fe-Ni合金箔的形貌及结构:合金箔晶粒细致,尺寸均匀,结构紧密,表面光滑平整,无缺陷,晶粒结构为(111),(200),(311)及(222)织构并表现为较强的(111)择优取向.阳极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合金箔在10%的硫酸溶液、10%的氢氧化钠溶液、3.5%的氯化钠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富铁Fe-Ni合金 , 电沉积 , 合金箔 , 微观结构 , 腐蚀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