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翠
,
王斌
,
朱加祥
,
申坤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三种不同的焊接工艺对X70抗大变形管线钢进行焊接试验,通过组织观察、拉伸及冲击试验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GMAW焊接的试样,其焊缝金属主要由针状铁素体和少量准多边形铁素体组成,热影响区组织为粗大的粒状贝氏体和少量准多边形铁素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但塑性变形能力较差;采用GMAW+FCAW焊接的试样,其焊缝主要由针状铁素体和少量准多边形铁素体组成,热影响区为粗大的粒状贝氏体和板条贝氏体,具有很高的屈强比;采用SMAW+FCAW焊接的试样,其焊缝主要为粗大的多边形铁素体,热影响区为准多边形状铁素体和贝氏体,焊缝硬度低于热影响区和母材的,其焊接接头具有优良的强度和韧塑性,同时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
关键词:
X70抗大变形管线钢
,
焊接工艺
,
组织
,
力学性能
郭明星
,
汪明朴
,
张真
,
陈畅
,
申坤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双束熔体原位复合法制备了Cu-TiB2弥散强化铜合金,研究了不同原位复合条件、送气压力以及中间合金浓度对其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大送气压力下利用扁形喷嘴原位复合制备的合金组织更加优越;增大冷却速度使固液界面捕捉TiB2粒子能力增强,有利于避免TiB2粒子团聚;但随TiB2粒子浓度增加,粒子团聚趋势增强,并相应提出了避免TiB2粒子团聚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原位反应
,
Cu-TiB2合金
,
过程参数
,
快速凝固
王斌
,
周翠
,
赵迪
,
申坤
,
胡红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连续冷却转变方式在全自动相变仪上测定X100管线钢的静态CCT曲线,分析不同冷却速度下X100管线钢显微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X100管线钢是铁素体、贝氏体的复相组织,冷却速度对各相的形态、数量、分布和硬度均有影响;当冷却速度为10~20℃/s,显微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M/A岛弥散分布于其晶界上,且硬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大;X100管线钢的应力-应变曲线为Round-house型,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20℃时夏比冲击吸收功达291 J;韧脆转变温度在-80~-100℃。
关键词:
X100管线钢
,
连续冷却相变
,
微观组织
,
强韧性
申坤
,
汪明朴
,
曹玲飞
,
郭明星
,
李树梅
,
董琦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运用Miedema理论,系统计算Fe,B与Cu,Mo,Ni,Cr,V,Ga,Nb,Hf和Zr等元素形成合金系时的热力学性质.运用理想溶液理论,计算1 600 K时该二元合金系的过剩Gibbs自由能、过剩熵和活度.结果表明,在FeMB休系中,Fe-Zr-B的混合焓最小;1 600 K时Fe-M-B体系的过剩Gibbs自由能与其混合焓相似,其过剩熵趋近于零,活度相对于理想溶液偏差极小,在实际应用中可忽略不计.
关键词:
FeMB纳米晶软磁材料
,
Miedema理论
,
热力学参数
申坤
,
汪明朴
,
郭明星
,
李树梅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5.014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金相以及透射电镜对Cu-0.23%Al2O3(体积分数)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和显微组织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u-0.23%Al2O3合金在热压缩过程中,热压缩条件不同流变应力变化规律会有所差异.此外,还求得了该合金高温变形的平均激活能和其他相关材料常数,据此建立了峰值屈服应力-应变速率-温度之间的本构方程.随热压缩温度的升高,基体内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和数量不断增加,而在同一温度压缩时,随应变速率的增加,组织分布不均匀性有所增加,亚晶尺寸不断减小,位错密度先增加后降低.
关键词:
Cu-Al2O3合金
,
高温变形
,
本构方程
,
动态回复
,
动态再结晶
申坤
,
汪明朴
,
郭明星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高能球磨以及高温热处理研究了原位合成高浓度Cu-2.5 wt%TiB2合金过程,并对其不同状态的组织、性能以及原位反应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复合合金粉末显微硬度分三个阶段变化,即快速上升阶段,缓慢上升阶段和平稳波动阶段;组织经历相互焊合、形成交替分布的层状组织以及层状组织消失后的均匀分布组织;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均表明长时间高能球磨不能在复合粉末基体内形成TiB2粒子;高能球磨60 h后的复合粉末其第二个DSC放热峰向低温区发生了明显的推移,初步判定激发其发生原位反应的最低温度为660℃.SEM观察发现复合粉末经后续900℃高温热处理后能够合成了大量细小的TiB2粒子,并绘制了原位合成TiB2粒子形成模型图.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
原位反应
,
Cu-TiB2合金
,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