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热氧化温度对Ti6Al4V耐磨性的影响

林乃明 , 王娅婷 , 邹娇娟 , 马永 , 王振霞 , 田伟 , 姚小飞 , 唐宾

稀有金属

在873~1023 K保温10 h条件下对Ti6Al4V进行热氧化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辉光光谱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分析热氧化层的特征.借助MFT-R4000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热氧化温度对Ti6Al4V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6Al4V表面的热氧化层均匀、连续;热氧化温度对氧化层的形成、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有显著影响;973 K获得的氧化层表面硬度最高,磨损失重最低,磨痕宽度最小,耐磨性能最好.

关键词: 热氧化 , Ti6Al4V , 耐磨性

二溴和二碘取代的手性Schiff碱-钒(Ⅳ)络合物催化硫醚不对称氧化

高爱萍 , 王梅 , 王东平 , 张路 , 刘海彬 , 田伟 , 孙立成

催化学报

由廉价的手性氨基醇与3,5-二溴或3,5-二碘水杨醛缩合得到配体,配体与VO(acac)2按一定比例络合形成络合物催化剂,考察了室温下该催化剂对芳基甲基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当VO(acac)2/配体摩尔比为1/2, 并且以H2O2作为氧源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中等至很高的对映选择性. 与(S)-苯丙氨醇和(R)-亮氨醇衍生得到的配体相比,由(S)-缬氨醇得到的配体具有更高的对映选择性. 在缓慢滴加H2O2的条件下,以3,5-二碘水杨醛和(S)-缬氨醇缩合得到的Schiff碱为配体,以苯甲硫醚和对溴苯甲硫醚为底物时,产物的ee值分别为88%和92%. 研究表明,与Fe(acac)3/Schiff碱体系不同,向VO(acac)2/Schiff碱催化体系中加入羧酸或羧酸盐类化合物并不能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关键词: , , Schiff碱 , 手性亚砜 , , 硫醚 , 不对称氧化

缺口对TC17钛合金拉伸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田伟 , 伏宇 , 钟燕 , 李祚军 , 曾卫东 , 张赛飞 , 赵伟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不同缺口(缺口应力集中系数)对TC17钛合金拉伸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缺口试样抗拉强度随着缺口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大而提高,伸长率随着缺口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低周疲劳寿命随缺口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加而降低,当应力集中系数大于1.92时,疲劳寿命急剧下降.断口分析表明,试样拉伸断口由正应力拉断区和剪切断裂区两个典型区域构成.正应力拉断区为穿晶和沿晶相混合的断裂,剪切断裂区为穿晶断裂,断口上均为韧窝形貌.低周疲劳断口由疲劳断裂区、正应力拉断区和剪切断裂区三个典型区域构成.疲劳断裂区比较平坦,有明显的疲劳条带和平行的二次裂纹;低周疲劳断口的正应力拉断区和剪切断裂区的形貌特征与拉伸断口类似.

关键词: TC17钛合金 , 缺口 , 低周疲劳 , 拉伸性能 , 断口分析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吸湿溶胀行为

杨专钊 , 田伟 , 刘道新 , 张晓化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8.05.004

研究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GECM)的自腐蚀行为和吸湿溶胀行为.结果显示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吸湿量在高温(70 ℃)状态下比室温下高很多,而且也与其表面状态有关.如果表面共固化一层玻璃布,吸湿溶胀行为更加明显.

关键词: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 , 自腐蚀 , 吸湿溶胀 , 吸湿量 , 玻璃布

Ti-22Al-25Nb合金环形件成形工艺与组织性能关系

田伟 , 钟燕 , 梁晓波 , 张建伟 , 曾卫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Ti-22Al-25 Nb合金环形件的制备工艺和组织性能关系.结果表明:Ti-22Al-25 Nb合金增加棒材改锻的次数可提高组织均匀性,细化晶粒,从而显著提高合金的室温塑性.对棒材在α2 +B2 +O三相区(970℃)和α2+B2两相区(1050℃)轧制可分别获得双态组织和板条组织的环形件.两种组织的室温抗拉强度均在1100 MPa以上,室温伸长率在6.5%以上.两种组织相比,双态组织具有更高的强度,而板条组织的塑性更好.根据试验结果,Ti-22Al-25Nb合金在生产应用时,棒材的锻造镦拔次数应不低于8次,环形件轧制应选择在α2+ B2两相区(1050℃).

关键词: Ti2AlNb基合金 , 显微组织 , 成形工艺 , 拉伸性能

饱和CO2盐溶液中镍基合金和碳钢的电偶腐蚀行为

赵雪会 , 田伟 , 白真权 , 魏斌

腐蚀与防护

在油田中管材应用种类繁多,难免存在不同材料的耦接使用.应用电化学法和溶液浸泡方法研究了P110SS-Inconel 718两种材料耦接的电偶对在含高Cl-的饱和CO2溶液中的电偶腐蚀行为,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电偶对材料浸泡后的腐蚀形貌.结果表明:在Cl-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溶液介质温度的升高,两种材料的自腐蚀电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耦接后,电偶对的电偶电流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面腐蚀坑明显增深.浸泡试验表明:耦接后作为阳极的P110SS的腐蚀程度相比单独浸泡时加剧.

关键词: 电偶腐蚀 , 自腐蚀电位 , 腐蚀速率

TC4合金微弧氧化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周鹏 , 林乃明 , 田伟 , 姚小飞 , 田林海 , 唐宾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11.003

目的 对比不同电解液体系中制备的陶瓷膜层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判断实验条件下陶瓷膜性能最优的电解液体系. 方法 在相同的电参数工艺下,分别在NaAlO2 ,( NaPO3 ) 6 和Na2 SiO3 电解液体系中对TC4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处理时间为15 min. 分析陶瓷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和相结构. 进行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实验,对比TC4合金及三种陶瓷膜的耐磨性. 通过测试极化曲线,对比TC4合金及三种陶瓷膜的耐蚀性. 结果 在NaAlO2,(NaPO3)6,Na2SiO3 电解液体系中获得的陶瓷层表面呈现出多孔和局部凸起的相似表面特征,但相组成存在差异,主要相分别为Al2 TiO5 ,AlPO4 和TiO2. 摩擦磨损实验表明,在10 N载荷下,以Si3 N4 陶瓷球作为摩擦配副,陶瓷层的磨损失重相对基材均显著减小,其中( NaPO3 ) 6-陶瓷层失重约为基材的1/22. 极化曲线分析表明,在模拟油田采出液作为腐蚀液的条件下,与TC4合金相比,陶瓷层的Ecorr显著正移,Jcorr明显减小,其中(NaPO3)6-陶瓷层的Ecorr从-0. 311 V正移至0. 777 V,Jcorr从9. 634×10-7 A/cm2 减小到2. 595×10-8 A/cm2. 结论 微弧氧化处理能够显著改善TC4合金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其中( NaPO3 ) 6-陶瓷层的综合性能较好,有望满足TC4合金服役于油田环境时的要求.

关键词: TC4合金 , 微弧氧化 , 陶瓷层 , 耐磨性 , 耐蚀性 , 模拟油田采出液

TC4钛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Al2O3-13wt%TiO2涂层及激光重熔研究

李崇桂 , 田伟 , 杨勇 , 王铀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z1.057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常规Metco130陶瓷涂层及纳米结构Al2O3-13wt%TiO2涂层,并利用CO2激光器对涂层进行了激光重熔,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微区成分分析(EDAX)及维氏硬度试验研究了激光重熔前后涂层的组织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涂层与基体形成了较好的机械结合,但涂层中存在孔隙,激光重熔后,重熔层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其组织结构更为均匀而致密.采用谢乐公式估算了重熔后涂层中各相的平均粒径,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纳米结构的涂层在激光重熔后仍然处于纳米结构.另外,选择合理的激光工艺参数,涂层的硬度得到了较大提高.

关键词: TC4钛合金 , 等离子喷涂 , 激光重熔 , 纳米材料

镀锌钢/铝添加中间夹层Cu、Pb的激光搭接焊研究

周惦武 , 田伟 , 彭利 , 张屹 , 陈根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1.2 mm厚DC56D+ZF镀锌钢和1.15 mm厚6016铝合金平板试件进行了添加中间夹层Cu、Pb的激光搭接焊实验研究,利用体视显微镜、卧式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微机控制的电子万能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钢/铝焊缝的表面成形性、接头各区域的金相组织、界面元素分布、断口形貌、主要物相与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中间夹层Cu、Pb,焊接接头的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49.44、73.51 MPa,伸长率分别为1.63%、2.37%,与未添加夹层相比,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提高,其中Pb提高效果优于Cu;不加夹层,钢/铝试样断口呈明显脆性断裂特征;加入夹层Cu,脆性断裂特征不明显;而加入夹层Pb,试样断口呈韧性断裂特征;添加夹层Pb,钢/铝界面连接处Fe、Al、Zn、Mg、Pb元素变化剧烈,混合区宽度大,新生成Mg2Pb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比FeAl金属间化合物稳定,能抑制脆性FeAl金属间化合物生成.这是添加夹层Pb明显改善钢/铝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激光搭接焊 , 中间夹层 , 金属间化合物 , 结构稳定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