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艾青
,
张宇光
,
马海
,
赵爱民
钢铁研究
研究了含铝TRIP钢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和不同冷轧压下率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率增加,材料组织细化,屈服强度连续升高;而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则由于晶粒细化以及TRIP效应,先升高后降低.冷轧压下率74%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带状组织的危害也有所减轻或消失.
关键词:
TRIP钢
,
冷轧压下率
,
残余奥氏体
张宇光
,
赵爱民
,
王艾青
,
马海
,
赵征志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0.15C-1.46Si-1.56Mn-0.06Nb冷轧TRIP钢板等温淬火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最佳的临界热处理工艺:在840℃两相区保温180 B,再快速冷却到420℃并在该温度保温240 S,进行贝氏体等温转变处理.采用这种热处理工艺,试验钢的微观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残留奥氏体,其中铁素体占72%,贝氏体占20%,残留奥氏体占8%,可获得较佳的相变诱发塑性和较好的强韧性配合,其强塑积可达到2.5×10~4MPa·%,提高或降低贝氏体等温淬火温度都会降低强塑积.结果还表明,在840℃,适当的延长热处理时间可以提高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及残留奥氏体的碳含量,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强塑积.
关键词:
TRIP钢
,
相变诱发塑性
,
等温淬火温度
,
残留奥氏体
王艾青
,
赵爱民
,
张宇光
钢铁研究
用热膨胀法,通过对含1.5%w(Al)和含w(Al)1.0%+w(Si)0.5%的2种TRIP钢的显微组织观察,绘制了2种不同w(Al)、w(Si)的TRIP钢的静态CCT曲线,研究了含Al TRIP钢在冷却过程中的相转变,分析了冷却速率及不同w(Al)对微观组织和贝氏体转变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Al元素加速TRIP钢冷却时铁素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但是推迟珠光体转变。
关键词:
含AlTRIP钢
,
CCT曲线
,
贝氏体转变
王艾青
,
赵爱民
,
张宇光
钢铁研究
根据镀锌工艺要求设计ω(Al)为1.2%的TRIP钢进行实验研究,使用光学显微镜、SEM、XRD以及拉伸试验对TRIP钢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ω(Al)为1.2%的TRIP钢的Ac1达到747℃、Ac3达到930℃,在贝氏体区等温30 s即可得到最大强塑积.实验TRIP钢退火组织中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和残留奥氏体中的ω(C)可以通过改变两相区的温度以及贝氏体的等温时间加以控制.
关键词:
镀锌
,
TRIP钢
,
贝氏体转变
,
残余奥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