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燕
,
王玲
,
楼迎华
,
郑明刚
,
赵全升
,
王杰
,
李妍
,
王春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2.2014052303
本文利用索式提取和复合硅胶层析柱净化技术对底泥样品进行前处理,以BDE30、PCB209L为回收率添加标,以BDE118为进样内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对胶州湾北岸潮间带底泥中的7种非多溴联苯醚(non?PBDE)类溴代阻燃剂(1,3,5?三溴苯(TBB)、2,3,5,6?四溴对二甲苯(pTBX)、五溴甲苯(PBT)、三溴苯乙烯(PBEB)、六溴苯(HBB)、六氯二溴辛烷(HCDBCO)、2,2′,4,4′,5,5′?六溴联苯(BB153))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化合物的仪器检出限在0?03—0?59 ng·g-1之间、定量限在0?09—1.96 ng·g-1之间;底泥中各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在80%—107%之间;回收率添加标BDE30和PCB209L的回收率分别为80%—95%和85%—105%.实验中实际检出5种non?PBDE类溴代阻燃剂(TBB、PBT、PBEB、HBB、HCDBCO),其含量在0?13—0?96 ng·g-1(干重)之间.Non?PBDE类溴代阻燃剂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PBEB和HCDBCO是底泥中的两大主要成分,具有相似的源?水体?底泥转化效率. TBB 与其他溴代阻燃剂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30—-0?461;PBEB与HBB的相关系数r为0?813(α=0?05),可能来源于同一种溴代阻燃剂的降解.
关键词:
胶州湾
,
潮间带
,
非多溴联苯醚( non-PBDE)
,
溴代阻燃剂( BFRs)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
李沐霏
,
刘劲松
,
周欣
,
朱国华
,
巩宏平
,
陈贝
,
王玲
,
孙军军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4.05023
2014年1月在杭州市选择5个点位采集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测定PM2.5中的二恶英(PCDD/Fs)和多氯联苯(PCBs),对PM2.5的污染状况以及PM2.5中PCDD/Fs和PCBs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PM2.5的质量浓度范围为85~ 168 μg/m3,PM2.5污染较重,但与2004年同期相比明显降低.PM2.5中PCDD/Fs的毒性当量(TEQ)为0.277~ 0.488 pg I-TEQ/m3,明显高于2004年同期采集样品.颗粒物中PCDD/Fs以八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OCDD)为主,毒性当量主要贡献者为2,3,4,7,8-五氯代二苯并呋喃(2,3,4,7,8-PeCDF).PM2.5中PCB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2.9~8.1 pg/m3,二恶英类多氯联苯(DL-PCBs)的毒性当量范围为2.6~6.1fg WHO-TEQ/m3,污染较低.PCBs在颗粒物中分布以PCB-28为主,但对毒性当量贡献最大的为PCB-126.PCDD/Fs和PCBs的气-固分配特征表现为PCDD/Fs主要分布于颗粒物中,而PCBs主要分布于气相中.
关键词: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
二恶英
,
多氯联苯
,
PM2.5
,
污染特征
王玲
,
郑明刚
,
赵燕燕
,
王春
,
李妍
,
楼迎华
,
石磊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8.2015011407
通过研究新型杂环类溴代阻燃剂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TBC)对微拟球藻的毒理效应,探索TBC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实验选用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sp.)为供试藻种,以微藻急性毒性、生长率、抑制率、叶绿素浓度和光合活性的变化为参数,研究微拟球藻对不同浓度的TBC产生的毒理效应.结果表明,藻细胞密度随TBC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且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微拟球藻叶绿素浓度与TBC浓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即微拟球藻叶绿素浓度随TBC浓度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TBC微拟球藻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有抑制作用.本研究为TBC对海洋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
,
微拟球藻
,
生长抑制
,
叶绿素浓度
,
光合活性
赵浩峰
,
王玲
,
颜开
,
孙磊
,
章帅
,
李庆芳
,
雷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锌元素对镁锡合金塑性的影响.实验合金在电阻坩埚炉中熔制,镁合金成分有Sn 1~5%和Zn 1.0~4.0%,并含适量钙、硅和铅.通过拉伸强度测试和冲击试验,表明合适的锌和锡含量,可使含镁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190 MPa,伸长率可以达到18%,约是AZ91合金的伸长率(6%)的3倍,冲击韧性可达20 J/cm2,是AZ91合金冲击韧性(9 J/cm2)的2倍多.锌和锡元素的结合对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改善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镁合金
,
性能
,
锡
,
锌
徐一
,
缪强
,
梁文萍
,
王玲
,
于修水
,
蒋穹
,
任蓓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磁控溅射和电弧离子镀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制备NiCrAlY/Al复合涂层,研究了复合涂层对提高γ-TiAl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作用机理.经950℃恒温氧化100 h后,涂层表面未发现裂纹和脱落,涂层试样氧化增重值较基体大幅减小.对氧化层进行了SEM、ED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无保护涂层的基体γ-TiAl合金表层疏松多孔,无法抵抗高温环境下氧气对基体合金的侵蚀.复合涂层表面的NiCrAlY镀层在氧化过程中形成了Cr2O3,α-Al2O3和β-NiAl相组成的致密防护涂层,阻隔了氧气与基体的接触,中间的Al层为表层持续生成Al2O3提供了Al源.NiCrAlY/Al复合涂层显著提高了基体在950℃下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关键词:
γ-TiAl
,
NiCrAlY/Al复合涂层
,
抗氧化性能
周凝
,
薛建军
,
王玲
,
凌世盛
,
蔡燕华
,
钱佳燕
,
黄明喜
材料导报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纯钛表面制备出TiO2纳米管阵列,应用FE-SEM和XRD表征其形貌.以该纳米管陈列薄膜为光阳极,比较了光解、光催化和光电催化对甲基橙溶液降解效率的差异,研究了pH值和外加偏压对甲基橙降解效率的影响,并建立了光电催化氧化反应的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产生这种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光电催化氧化体系中,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对甲基橙具有显著的降解作用;溶液中的电解质、溶液的pH值和外加偏压是影响光电催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最佳的降解条件为电解质存在下、pH值为3、外加偏压为1.5V,在该条件下紫外灯照射80min后降解率可达100%.
关键词:
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
,
光电催化降解
,
甲基橙
,
动力学
徐一
,
缪强
,
梁文萍
,
王玲
,
于修水
,
任蓓蕾
,
姚正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XRD、EDS和SEM分析研究了磁控溅射和电弧离子镀2种工艺制备的Al涂层的微观结构、形貌和抗氧化性能.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均匀、致密的Al层拥有更为细小的晶粒组织.在氧化实验后,磁控溅射制备的Al涂层形成了一个由表层氧化层、次表层富Al层和互扩散层的保护性结构.相比之下,电弧离子镀制备的Al涂层表现出了更差的抗氧化性.这是由于在离子镀制备的Al涂层中发现的针孔可以为氧气的侵入提供通道,从而引起涂层的内氧化并最终导致涂层的剥离.结果表明,磁控溅射制备Al涂层具备更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关键词:
磁控溅射
,
电弧离子镀
,
Al涂层
,
抗氧化性能
喻月
,
王玲
,
赵全升
,
楼迎华
,
王杰
,
赵燕燕
,
石磊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1.2015042804
采用索氏提取、硅胶/氧化铝复合层析柱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长江三角洲农田土壤样品中7种合成麝香(莎利麝香、粉檀麝香、特拉斯、佳乐麝香、吐纳麝香、二甲苯麝香、酮麝香)的含量,对其污染水平和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检出的3种合成麝香(佳乐麝香、吐纳麝香、酮麝香)含量分别0.96-16.98 ng ·g-1、<LOD-14.13 ng·g-1和<LOD-0.84 ng ·g-1;土壤样品中合成麝香的加标回收率为88.8%-109.3%,精密度为5.8%-9.6%;仪器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3-0.33 ng ·g-1、0.10-1.10 ng ·g-1.长江三角洲农田土壤样品中普遍含有合成麝香,虽然其总浓度较低,但因其具有的生物富集性会在农产品中富集,故应做好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
农田土壤
,
合成麝香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凌世盛
,
王玲
,
薛建军
,
王兆崴
,
孔令国
,
杨慧
,
陈玉兰
功能材料
利用阳极氧化法和电沉积法制备CdS修饰的TiO2纳米管阵列.应用FE-SEM、XRD、DRS和LSV(线性伏安扫描)对该阵列的形貌、晶型、光学性质和光电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该阵列降解亚甲基蓝的光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dS以颗粒形式存在于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CdS/TiO2纳米管阵列在可见光处有较强吸收,有较大光响应电流,其光电催化活性优于纯TiO2纳米管阵列.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
CdS
,
亚甲基蓝
,
阳极氧化
谢莎
,
邓爱红
,
王康
,
王玲
,
李悦
,
王勇
,
汪渊
材料研究学报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纳米多晶钨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弹性反冲探测(ERD)和慢正电子束分析(SPBA)等手段研究了在高能He+和H+依次对其辐照后He相关缺陷对H滞留的影响.结果表明,注He+钨膜在退火后从β型钨向α型钨转变;钨膜中的He含量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减少,在873 K退火加剧钨膜中He原子的释放,且造成钨膜空位型缺陷的增加和结构无序度的提高;钨膜中的H滞留总量随着He滞留总量的减少略有下降.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磁控溅射钨膜
,
慢正电子束分析
,
H
,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