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烈
,
王渊
,
杨久俊
,
王丽娜
,
王光月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06.029
按质量比为m(污泥):m(盐渍土):m(蒙脱土)=75:20:5的配比,将料球分别烧至1000℃、1050℃、1100℃和1150℃,研究了焙烧温度对污泥陶粒烧胀过程和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100℃时陶粒的主晶相是石英、蓝晶石和钙长石,1150℃时陶粒的主晶相是莫来石、石英和蓝晶石.莫来石是由蓝晶石转化而来,在高温时形成富硅铝和富钙的液相以及二液分相现象,最后生成莫来石、玻璃体和钙长石.陶粒烧胀的原因是在还原气氛下发生铁碳反应.陶粒内部形成玻璃体为主体,中间有莫来石增强相的结构,陶粒断面形成致密结构和均匀的封闭孔.
关键词:
城市污泥
,
陶粒
,
焙烧
,
微观结构
曲烈
,
王渊
,
杨久俊
,
余海燕
,
王超
硅酸盐通报
以城市污泥为原料,配以玻璃粉为辅料制备轻质陶粒,研究了原料配比和焙烧温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按污泥75%、玻璃粉25%,600℃预热30 min、1100℃焙烧并保温10 min,可以制备出符合国家标准GB/T17431-2010的600级轻质陶粒.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烧胀陶粒表面呈现高度釉化,内部断面则呈现封闭孔隙结构.
关键词:
城市污泥
,
陶粒
,
焙烧
,
微观结构
王渊
,
何维军
,
赵福令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9.02.018
采样条件的确定对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评定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针对现实中用户依据自身经验选择采样条件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能够客观判定最佳采样条件的方法.基于二维功率频谱分析,考虑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与混叠效应,提出一个归一近似因子来确定合适采样条件.经实验验证其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形貌测量,研究证明用较大采样间距多次测量加工后工件的表面形貌,取粗糙度值的平均值或St、Sp和Sv取最大值来评定其表面质量更合理.
关键词:
二维频谱分析
,
采样条件
,
碳纤维复合材料
,
表面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