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学吸收特性

闫仕农 , 王永昌 , 魏天杰 , 郝丽梅 , 黄丽清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5.03.001

以柠檬酸盐为还原剂,通过共还原氯金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制备出Au/Ag合金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颗粒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300-800nm范围的吸收光谱研究发现,Au/Ag合金纳米颗粒具有单峰等离子体吸收特征,且随着反应液中氯化金和硝酸银的摩尔比的减少,吸收峰将产生蓝移.实验结果表明, Au-Ag合金纳米颗粒的光学吸收特性具有组分可裁剪性,使其在纳米尺度的光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Au-Ag合金纳米颗粒 , 光学吸收特性 , 蓝移

硅烷偶联剂在气相白炭黑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詹惠安 , 赵文忠 , 王永昌 , 朱强

硅酸盐通报

本文考察了几种不同硅烷偶联剂对气相白炭黑的表面处理效果.对处理前后的气相白炭黑作了FT-IR分析,并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处理剂类型、处理时间及处理温度对产品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8%的HMDS作处理剂,将气相白炭黑在90℃条件下处理4h,所得的疏水性气相白炭黑能很好改善RTV-2硅橡胶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另外,采用胶料中直接混合的方式HMDS也能有效改善胶料工艺性能.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 气相白炭黑 , 表面处理 , 硅橡胶

金/银芯-壳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学吸收特性

闫仕农 , 王永昌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5.04.030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金/银金属-金属芯-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颗粒的形貌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 结果发现: 金芯/银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呈现出单分散的球状分布, 其吸收光谱具有明显的双峰等离子体吸收特征, 一个吸收带位于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附近(~390 nm), 另一个吸收带介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之间, 且随着反应液中金离子摩尔数的增加而产生红移;而银芯/金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则为包含球状、三角状等结构的多分散体系, 其吸收光谱呈现单峰的等离子体吸收特征, 吸收峰介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之间, 随着反应液中金离子摩尔数的增加, 吸收峰将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带的半极大全宽值(Full width half maximum,FWHM)将展宽.

关键词: , , 复合纳米颗粒 , 光学吸收特性

Au/Ag芯-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闫仕农 , 王永昌 , 郝丽梅 , 魏天杰

功能材料

利用二步液相还原法制备了Au/Ag芯-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用TEM对反应液中金离子和银离子的摩尔比分别为1:2和1:1时所制备的Au/Ag芯-壳复合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具有2个可区分的吸收带,与纯金和纯银纳米颗粒的光学吸收特性对比后认为:随着反应液中银离子摩尔份数的增加,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始终位于410nm附近的吸收带为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带;另一个将随之产生蓝移的吸收带为Au/Ag芯-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带,蓝移是由于银壳厚度的增加而引起的.

关键词: 二步液相还原 , Au/Ag芯-壳复合结构纳米颗粒 , 光学吸收特性 , 蓝移

金芯-银壳复合纳米微粒光学吸收光谱分析

闫仕农 , 王永昌 , 朱键 , 黄丽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出金-银复合纳米颗粒.透射电镜图像显示所制备金-银复合纳米颗粒呈球状的芯-壳结构.光学吸收谱的实验表明:金芯-银壳复合结构纳米微粒具有双峰的等离子体吸收带.一个峰值的波长位于纯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带附近;另一个介于纯银和纯金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吸收峰之间,且随着反应试样中银的摩尔分数的增加发生蓝移,基于实验分析和Mie散射理论的定量计算.结果认为:该吸收峰的蓝移可归因于银壳层厚度的增加.

关键词: , , 复合纳米颗粒 , 光学吸收特性

C/C-SiC-Zr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代吉祥 , 沙建军 , 王永昌 , 王守豪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浆料浸渗技术将纳米ZrC粒子引入到CFRP先驱体中,裂解CFRP获得C/C-ZrC多孔体,然后采用液硅熔渗反应工艺制备了C/C-SiC-ZrC复合材料.使用SEM和XRD对材料微观形貌和组织进行了观察与分析.采用三点弯曲和单边缺口梁法(SENB)对C/C-SiC-ZrC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浆料浸渗技术可以将纳米ZrC粒子均匀的弥散在C/C-ZrC多孔体中,随着引入ZrC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多,C/C-ZrC多孔体孔隙率增大.经液硅熔渗反应后,获得的C/C-SiC-ZrC复合材料具有不同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当纳米ZrC粒子含量为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了最大值;当ZrC粒子含量超过5%时,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有所下降,表明适量纳米ZrC粒子的引入,可以改善C/C-SiC-Zr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浆料浸渍 , 液硅熔渗 , C/C-SiC-ZrC , 微观结构 , 力学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