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禄
,
尚妍
,
王育红
,
晁月盛
,
王林山
材料与冶金学报
农作物秸秆与塑料的共混材料,是一类新的木塑复合材料(WPC).光降解性是WPC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分别与天然稻草和环氧氯丙烷改性稻草共混制成稻草/PE复合材料,在耐候试验箱中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研究材料的光降解性能.经过576 h老化,PE/天然稻草复合材料失重率约0.27%,PE/改性稻草复合材料失重率为0.22% ~0.27%,两种材料的失重率无明显差异.老化前,PE/改性稻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PE/天然稻草复合材料,而老化后,前者的力学性能差于后者.拉伸断面SEM照片表明,PE在改性界面包覆性好,改性稻草在PE基体中分布均匀,紫外光对PE/改性稻草复合材料的破坏更严重,力学性能下降更显著.
关键词:
改性稻草
,
聚乙烯
,
复合材料
,
光降解
黄昱
,
王林山
,
晁月盛
,
邢莹
功能材料
稻草秸秆经碱煮预处理后,用环氧氯丙烷在120℃下以甲苯为溶剂反应1~8h。醚化程度用增重率(weight percent gain,WPG)表示。考察反应时间对醚化产率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热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对所制备的环氧氯丙烷改性稻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被去除,醚化反应后,稻草样品的结晶度降低,热稳定性略有降低,表面积增大。
关键词:
稻草
,
环氧氯丙烷
,
醚化
,
表征
张敬国
,
张景怀
,
汪礼敏
,
王林山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1.03.019
采用酸性和碱性铜盐废液中和,有机酸作为添加剂,用还原铁粉置换含铜废液中铜,制备了含铜量为20%的铜包覆铁的复合粉.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惰气脉冲红外热导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粉末的成分、形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铜离子浓度、反应时间、干燥还原条件对复合粉特性的影响;并对粉末进行了真空热压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铜铁复合粉为包覆型结构,Cu层厚度约为1μm;溶液中铜离子浓度愈高,反应速率愈快,反应时间在25~30 min范围内;较合适的干燥还原条件应为:温度在500~650℃之间,时间2~3 h.粉末由Cu和Fe两相构成,没有其他杂质相.≤74 μm较≤μm150μm的粉末的烧结试样的HRB硬度和抗弯强度在相应的温度下高,真空热压性能比较稳定的温度区间是700~750℃.
关键词:
含铜废液
,
铜铁复合粉
,
包覆
,
置换反应
,
粉末冶金
吕宏
,
康志君
,
张小勇
,
楚建新
,
王林山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CuSiAlTi钎料对SiC陶瓷的润湿性.发现元素Ti显著影响钎料对SiC陶瓷的润湿性.采用SEM,XRD对润湿界面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在界面上存在1个含TiC的很薄的界面层和含Cu较多、含Ti元素较少的较厚的界面过渡层.分析表明,在润湿过程中钎料中的元素与SiC陶瓷中的Si,C相互扩散,Cu元素在SiC陶瓷一侧是主要的扩散元素,Cu的扩散在SiC陶瓷一侧形成了较厚的扩散层.
关键词:
Cu基钎料
,
SiC陶瓷
,
润湿
,
钎焊
谢元锋
,
吕宏
,
康志君
,
楚建新
,
张小勇
,
王林山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4.021
为研究Pd基钎料钎焊SiC陶瓷与其他材料的接合机制,研究了PdAgMn+Ti钎料对SiC陶瓷的润湿规律,发现元素Ti显著影响钎料对SiC陶瓷的润湿性.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润湿界面进行了观察,发现在钎料与SiC润湿界面存在Pd和Si 的化合物Pd100-xSix以及TiC.说明PdAgMn+Ti能够润湿SiC陶瓷,并与SiC陶瓷形成冶金结合.用PdAgMn钎料对两种SiC样品在同样温度条件下作了高真空,低真空润湿试验.一种是在高真空中处理的涂Ti的SiC样品;另一种是不涂Ti的SiC样品.结果在高真空和低真空两种试验条件下,PdAgMn钎料对高温处理的涂Ti的SiC样品均润湿良好,而对不涂Ti的SiC样品不润湿.实验结果说明PdAgMn合金对涂Ti的SiC样品表面的润湿其实就是对TiC表面的润湿,TiC的形成是Pd合金润湿SiC陶瓷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SiC陶瓷
,
Pd基活性钎料
,
钎焊
,
润湿
王林山
,
尚妍
,
王育红
,
牛盾
,
刘常升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5.001
Al-12.7Si-0.7Mg是一种新型含镁高硅铝合金挤压型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其表面处理技术亟待研究和开发.选择L25(55)五因素五水平正交实验方案优化电解着色液的组成,得到最佳电解液配方成分为:硫酸亚锡12 g·L-1、硫酸12 g·L-1、硼酸6 g·L-1、稳定剂Ⅰ 14 g·L-1和稳定剂Ⅱ1.2 g·L-1.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交流电解着色工艺条件为:时间10~ 15 min,温度20~ 25℃,交流电压12 ~25 V.控制电解着色条件,可得到颜色从浅到深的着色膜.微观结构分析(EDS,XRF,XRD)证实着色膜中沉积金属锡,着色膜均匀致密,与铝基材结合良好,厚度约为10 ~ 13μm.着色试样400℃恒温1h后表面无变化.反复将300℃的试样浸入室温下的水中,着色膜表面无变化,表明锡盐着色膜热稳定性和抗热震性良好.耐酸蚀、耐碱蚀实验表明电解着色试样的耐酸蚀、耐碱蚀性能均优于裸样.240 h中性盐雾实验后,电解着色膜的保护评级和外观评级为9级.
关键词:
Al-12.7Si-0.7Mg合金
,
锡盐
,
电解着色
,
性能
王林山
,
张小勇
,
林晨光
,
康志君
,
楚建新
,
汪礼敏
材料保护
采用镀液流动和控制反应温度结合的化学镀方法,实现了Φ=3 mm×3 000 mm的长铝管内孔均匀镀镍,采用一种镀液流动与控制反应温度结合的新型化学镀工艺,利用SEM研究了镀液流速对镍镀层厚度、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速为160~990 mL/h范围内,可在该长管内孔沉积一层均匀致密、光亮的镍层;在0~14 000 mL/h的范围内,随着流速的增加,沉积速度先增加后降低,镀层组织由不致密变得致密再变得疏松多孔.在374 mL/h时,最大沉积速度为14μm/h,分别是镀液流速为0 μm/h和14 000 mL/h的2.9倍和8.8倍.
关键词:
化学镀
,
细长管
,
内孔
,
镀液流速
,
镀层厚度
,
组织
,
形貌
王林山
,
熊翔
,
肖鹏
,
闫志巧
,
张红波
,
刘根山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5.03.010
以针刺整体炭毡为坯体,采用树脂浸渍和化学气相沉积混合法制备C/C多孔体,然后熔硅浸渗制得C/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C/C多孔体的高温热处理对C/C-SiC复合材料密度、孔隙度、力学性能及断裂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炭涂层进行高温热处理可改变复合材料的弯曲断裂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假塑性",弯曲强度下降约16 %,压缩强度提高约20 %,硬度增加;C/C多孔体的最终高温热处理可打开孔隙,有利于液Si的渗入,制备出密度较高(>2.0 g·cm-3)、开孔率较小(<4 %)的复合材料,但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基本上不影响其断裂方式.
关键词:
高温热处理
,
熔硅浸渗
,
C/C-SiC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断裂方式
李江鸿
,
张红波
,
熊翔
,
王林山
,
左劲旅
,
黄伯云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5.03.011
为确定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的化学气相浸渗(CVI)C/C复合材料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以40%、30%、25%三种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的针刺整体毡为坯体,经三次CVI后制得C/C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微区分析测试了三种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的CVI C/C复合材料试样未经热处理及经2200℃、2400℃热处理下宏观和微区石墨化度.结果表明:三次CVI热解炭均为光滑层结构,且纤维体积分数越高,C/C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度也越高;纤维与光滑层热解炭界面及两种不同热解炭界面在高温热处理时会发生应力石墨化,应力石墨化程度前者大于后者,这是纤维体积分数高的C/C复合材料石墨化度高的原因;热处理温度越高,应力石墨化程度越大.
关键词:
纤维体积分数
,
C/C复合材料
,
石墨化度
,
应力石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