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
王杉华
,
杨军
,
文玉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时效工艺对FeMnSiCrNiNbC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冷却到室温的回复应力以及Ms温度的影响,通过SEM分析了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800℃时效时,与直接时效相比,10%室温形变后时效对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冷却到室温的回复应力以及Ms温度提高更加显著;形变后产生的晶体缺陷提供了NbC的形核位置,使NbC的析出速度和析出数量显著增加,粒径减小,因而对基体的强化效果更显著.同时NbC粒子产生的弹性应力场也有助于应力诱发ε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
可恢复变形量
,
形变时效
,
碳化物
王杉华
,
李宁
,
张伟
,
谢文玲
,
文玉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开发免训练、高可恢复变形量的FeMnSiCrNi合金,研究了直接时效和形变时效对FeMnSiCrNiNbC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通过TEM分析了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直接时效相比,10%室温形变后时效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提高更显著.形变后产生的晶体缺陷提供了NbC的形核位置,使NbC的析出速度显著增加,析出数量增多,粒径减小,因而对基体的强化效果更显著.同时NbC析出导致的弹性应变场提高了应力诱发ε马氏体逆转变的可逆性.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
可恢复变形量
,
形变时效
,
碳化物
张伟
,
李宁
,
文玉华
,
谢文玲
,
王杉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基于控制第二相方向性析出提高铁基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构想,研究了不同形变温度对Fe13.53Mn4.86Si8.16Cr3.82Ni0.16C合金γ/ε界面(母相丫与诱发马氏体ε之间界面)的数量和结构及随后时效第二相析出的数量和方向性的影响,以及第二相析出的数量和方向性对马氏体相变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形变温度远高于Ms时,无γ/ε面产生,时效后第二相析出少;形变温度接近Ms时,产生大量γ/ε面,时效后析出第二相数量很多,且方向性良好;形变温度进一步接近Ms时,γ/ε界面交叉,导致时效后方向性的第二相也交叉.透射电镜分析显示,析出方向性Cr23C6第二相的合金再次进行预变形时,产生的应力诱发马氏体具有单一方向.原因在于方向性Cr23C6及其产生的应力场对马氏体相交产生约束作用,避免马氏体片之间的交叉,使其具有更好的可逆转变性.
关键词:
形变温度
,
第二相
,
方向性析出:FeMnSiCrNiC合金
,
形状记忆效应
文玉华
,
张伟
,
李宁
,
谢文玲
,
王杉华
金属学报
为开发不需“训练”就具有高可回复形变的铁基形状记忆合金,本文研究了直接时效和形变时效对Fe-13.53Mn-4.86Si-8.16Cr-3.82Ni-0.16C合金第二相析出,马氏体相变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扫描电镜和X-Ray衍射分析表明时效后有大量Cr23C6第二相析出,但直接时效后Cr23C6的析出位置是无方向性的,而形变时效后Cr23C6的析出是有方向性的。相同时效时间下,形变时效析出的Cr23C6数量要显著多于直接时效的,且尺寸只有直接时效的一半。直接时效和形变时效都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且都存在一个最佳的时效时间。经过任意相同时间时效后,形变时效后的形状记忆效应显著高于直接时效的。通过控制第二相在奥氏体晶粒内的析出方式,使第二相有方向性析出,可制备出免训练高可回复形变的铁基形状记忆合金。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
Shape memory effect
,
Ageing
,
Carbides
,
Directional precipitation
文玉华
,
张伟
,
李宁
,
谢文玲
,
王杉华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6.11.019
研究了直接时效和形变时效对Fe-13.53Mn-4.86Si-8.16Cr-3.82Ni-0.16C合金第二相析出、马氏体相变和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SEM和XRD分析表明,时效后有大量CY23C6第二相析出,但直接时效析出的Cr23C6无方向性,而形变时效后Cr23C6呈方向性析出.相同时效时间下,形变时效析出的Cr23C6数量显著增多,且尺寸减小.两种时效均都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且都存在一个最佳的时效时间.形变时效后的形状记忆效应达到82%,显著高于直接时效的记忆效应(43%).通过控制第二相方向性析出,可制备出不需训练的高形变回复能力的铁基形状记忆合金.
关键词: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
,
时效
,
碳化物
,
方向性析出
杨军
,
李宁
,
王杉华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6.01.012
研究了深冷淬火+退火对FeMnSiCrNi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深冷淬火+退火处理能细化组织,有效地改善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在-50 ℃左右深冷淬火+450℃退火10 min后形状记忆效应最佳,当变形量为5%时,提高最为显著,形状恢复率可提高35%左右,比水冷淬火+退火高15%左右.深冷后在400~600℃退火,效果较好.
关键词:
深冷淬火
,
退火处理
,
形状记忆效应
,
FeMnSiCrNi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