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钛合金与铬青铜电子束自熔钎焊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张秉刚 , 王廷 , 陈国庆 , 冯吉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铜侧偏束工艺实现了TA15钛合金与QCr0.8铬青铜的电子束自熔钎焊,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焊缝组织进行了分析,通过接头抗拉强度对接头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电子束偏向铜合金1 mm时,钛合金母材只有上部少量熔化,实现与铜合金的连接,而接头中部和下部的连接则通过液态金属对钛合金母材的钎接而实现连接.钎缝界面由较薄的Ti-Cu化合物层组成,主要包括TiCu、Ti2Cu3、TiCu2和TiCu4.而在铜侧焊缝内,细小的Ti-Cu化合物弥散分布于铜基固溶体上,使焊缝得到强化.接头强度达到300 MPa,拉伸时断裂发生在铜合金上,呈韧窝状塑性断裂模式.

关键词: TA15 , QCr0.8 , 自熔钎焊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添加QCr0.8阻隔层的钛/钢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王廷 , 张秉刚 , 张艳桥 , 冯吉才 , 钟诗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1.5 mm厚QCr0.8铬青铜作为阻隔层进行了TA15钛合金与304不锈钢的电子束焊接,重点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横截面形貌、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中存在约0.5 mm宽的未熔QCr0.8阻隔层,实现了Ti元素与Fe元素的物理隔离,避免了Ti-Fe化合物的形成.铜/钢侧焊缝由铜基固溶体与铁基固溶体组成.而钛/铜侧焊缝中V元素的加入很好地抑制了Ti-Cu界面化合物的大量生成,焊缝组织由铜基固溶体、(Ti,V)基固溶体及少量Ti-Cu化合物组成,提高了该区域的强度和塑性.未熔铜阻隔层在热作用下发生软化,接头拉伸断裂发生在未熔的QCr0.8上,接头抗拉强度为293 MPa,为塑性断裂模式.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 304不锈钢 , QCr0.8阻隔层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四羧基酞菁钆和铒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周毅 , 王廷 , 顾英楠

稀土

以偏苯三酸酐、尿素、稀土氯化物为主要原料,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四羧基酞菁钆和四羧基酞菁铒两种配合物.通过对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表征,确认所合成的化合物为四羧基酞菁稀土配合物.经荧光光谱的测定得知,合成的两种配合物分别在695.5 nm和702 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

关键词: 稀土 , 酞菁配合物 , 合成 , 表征 , 荧光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