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虎
,
贾瑛
,
张辉
,
王幸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刀具高速切削钛合金时锯齿状切屑的形成过程.模型采用绝热剪切准则,有效解决了锯齿状切屑形成的问题.仿真模拟了刀具在不同切削深度以及不同切削速度的情况下,参数的改变对切削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锯齿状切屑的形成与绝热剪切有关.
关键词:
锯齿状切屑
,
高速切削
,
绝热剪切
,
钛合金
王成
,
赵西成
,
杨西荣
,
王幸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Bc方式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简称ECAP)对工业纯钛进行了8道次室温变形,研究了变形道次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素体组织随变形道次的增加逐渐演变为等轴状大角度晶界的超细晶组织;试验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随变形道次的增加而增加,伸长率曲线以第3道次为临界点,第3道次前材料伸长率曲线随挤压道次的增加而下降,而3道次后,曲线开始上升,材料伸长率增大.
关键词:
等径弯曲通道变形
,
工业纯钛
,
超细晶组织
,
细化机理
,
力学性能
杨西荣
,
赵西成
,
王成
,
王幸运
,
刘晓燕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1.1.005
在室温下以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技术制备超细晶工业纯钛,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室温ECAP变形纯钛微观组织演变过程,并讨论纯钛室温ECAP变形的显微组织演化机制.结果表明:显微组织演化分为3个不同阶段,分别对应3种不同机制:第一阶段在真应变ε≤1.27时,为位错滑移和孪生交互作用细化机制,形成含有高密度位错和孪晶的板条状组织;第二阶段在真应变量1.27<ε<2.54时,为动态回复细化机制,晶粒进一步细化至~0.25μm,形成典型的变形亚晶组织;第三阶段在真应变量ε≥2.54时,为不平衡晶界的转动细化机制,形成平均晶粒尺寸约为0.2μm的等轴状大角度晶界超细晶组织.
关键词:
工业纯钛
,
等径弯曲通道变形
,
组织演化
,
动态回复
,
非平衡亚晶界转动
王成
,
赵西成
,
杨西荣
,
王幸运
,
丁茹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工业纯钛室温等径角挤压(ECAP)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滑移、孪生和晶粒转动三种变形机制在其室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工业纯钛在室温ECAP变形时,变形机制以滑移和孪生为主;晶粒转动机制发挥了协调大尺寸晶粒的变形并有利于提高工业纯钛变形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动态再结晶也是材料塑性变形的重要协调机制.
关键词:
工业纯钛
,
变形机制
,
等径角挤压
赵西成
,
王幸运
,
杨西荣
,
王成
,
刘晓燕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两通道夹角Φ=120°,外圆角ψ=20°的模具,在道次间未退火的条件下实现TA1纯钛Bc方式8道次室温ECAP(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变形,制备表面光滑无裂纹的变形试样.研究纯钛室温ECAP变形组织结构的演变和特征,测定变形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室温ECAP变形道次的增加,原始粗大的α相等轴晶由最初几道次形成的板条和孪晶经过自身和相互交割形成亚晶,以及剧烈变形形成的位错胞状结构,通过位错的相互作用和重组逐渐演变成大角度晶界的超细晶等轴组织.获得平均晶粒尺寸约200 nm的TA1纯钛试样,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由275和407 MPa提高到710和791 MPa,并保持较高的塑性,延伸率为19.0%.
关键词:
等径通道弯曲变形
,
纯钛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