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超疏水铜表面的制备及其抑冰性能研究?

袁志庆 , 黄娟 , 彭超义 , 陈昱 , 王宪 , 王梦蕾 , 宾吉平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增刊(Ⅰ).003

通过在铜片表面沉积蜡烛灰涂层成功构建了纳米结构超疏水表面,该表面在室温(23±2)℃下与水滴的接触角为160°,滚动角为1°.研究了超疏水铜表面在低温条件下的抑冰性能,结果表明,在(-40±10)℃时将50μL水滴从5 cm的高处滴至普通的铜表面2 s开始结冰,而滴至超疏水铜试样(3 cm×3 cm×0.2 mm)表面的水滴可以快速滚动,从滚动直至滚落超疏水铜试样表面所需的时间比水滴开始结冰所需的时间(50 s)短,水滴未在超疏水铜试样表面结冰.通过测试冰与材料的黏附力,发现普通铜表面与冰的黏附力是超疏水铜表面与冰的黏附力的4.9倍.此外,在融冰的过程中发现,结冰的水滴在常温下稍微融化,在微风的作用下或稍微倾斜6°就能从超疏水铜表面滑落下来,表明超疏水铜表面比普通铜表面具有更好的抑冰性能.

关键词: 超疏水 , , 抑冰性 , 接触角

掺杂改性TiO2可见光光催化剂研究的最新进展

赵占中 , 谢银德 , 张冰 , 王宪 , 栗栋 , 暴安杰

硅酸盐通报

纳米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环境污染物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提高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常常需要对TiO2进行掺杂改性以缩小其禁带宽度.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在金属掺杂、非金属掺杂、金属-金属共掺杂、金属-非金属共掺杂、非金属-非金属共掺杂以及杂多酸盐掺杂改性TiO2光催化剂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TiO2可见光光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TiO2掺杂 , 光催化剂 , 可见光

道间温度对10CrNi5MoV钢气体保护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宪 , 杜义 , 张京海 , 薛钢

材料开发与应用

通过屈服强度和冲击韧性测试、组织分析,研究了两种焊接热输入条件下道间温度对10CrNi5MoV钢气体保护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道间温度从40℃提高到300℃,焊接热输入为8 J/cm和18 kJ/cm的焊缝金属屈服强度分别从868 MPa和855 MPa单调下降至728 MPa和693 MPa,-50℃冲击韧性分别从70 J和69 J升高至117 J和72 J(道间温度分别为200℃和100℃),然后降低至67 J和43 J;焊缝金属的组织差异是不同道间温度下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不周的原因.随着道间温度从40℃提高到300℃,焊缝金属中马氏体组织逐渐消失,粒状贝氏体组织逐渐增多,针状铁素体组织比例先增加再减少,含量最高时的道间温度与冲击韧性峰值水平相一致.

关键词: 道间温度 , 10CrNi5MoV钢 , 气体保护焊 , 力学性能

低合金钢中贝氏体组织回复与再结晶的原位追踪研究

孙超 , 杨善武 , 张瑞 , 王宪 , 郭晖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一种低合金钢中的贝氏体组织在550、600和650℃等温过程中的组织演化进行了原位追踪研究.结果表明:贝氏体在A1温度以下通过回复与再结晶方式向多边形铁素体演化,随着等温温度升高,不但整体演化进程明显加快而且演化行为也发生变化.在550℃,新的再结晶晶粒形核于原奥氏体晶界并在长大过程中吞食贝氏体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当温度升高至600℃以上时,一部分贝氏体铁素体转变为粒状贝氏体,继而转变为多边形铁素体;在较高的650℃,预先存在的粒状贝氏体能够发生明显的扩张并吞食贝氏体铁素体.贝氏体的重加热演化过程与形变金属的退火过程有明显区别,其主要原因在于贝氏体中来自于贝氏体相变的高密度位错具有独特的分布方式.

关键词: 贝氏体 , 等温处理 , 原位追踪 , 回复 , 再结晶

热连轧机机液耦合系统振动特性

凌启辉 , 赵前程 , 王宪 , 闫晓强 , 张清东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60279

现场测试信号处理结果表明某热连轧机存在机液耦合振动现象,为深入研究热连轧机机液耦合振动提供试验基础.以现场某热连轧机机液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证明该热连轧机振动开始加强时间与液压自动厚度控制系统投入运行时间存在依赖关系,并揭示了轧机伺服阀给定信号、液压自动厚度控制系统及补偿控制系统对热连轧机机液耦合系统振动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规律,为深入研究轧机耦合振动及振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热连轧机 , 耦合 , 补偿控制 , 建模 , 振动特性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