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微合金钢高温热塑性低谷区硼的偏聚

赵守田 , 吴平 , 郭爱民 , 陈森 , 唐文斌 , 王学敏 , 杨善武 , 贺信莱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径迹显微照相技术研究了2.25Cr-1.0Mo钢以15℃/s从1320℃冷却到1000、900、800℃等温10s时硼的分布,讨论了硼的偏聚对含硼低碳钢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高温冷却到各实验温度时,硼偏聚到奥氏体晶界,在900℃左右偏聚量最大.含硼0.00075 wt%样品晶界与晶内均未出现明显的含硼析出,含硼0.0035 wt%的样品冷却到900℃和800℃时,时,晶界与晶内出现少量含硼析出物.含硼0.0081 wt%的样品,在1000℃时,晶界和晶内均已出现大量含硼析出物,随着温度的降低,含硼析出物增多,冷却到800℃时,偏聚到晶界的硼多数已析出.分析表明添加硼后,硼偏聚到奥氏体晶界,抑制了晶界处铁素体的形核,提高了含硼钢的热塑性.

关键词: , 偏聚 , 热塑性 , 微合金钢

超低碳微合金钢中硼的偏聚

赵守田 , 吴平 , 陈森 , 赵鑫 , 苑少强 , 王学敏 , 杨善武 , 贺信莱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9.04.002

用硼径迹显微照相技术研究了超低碳微合金钢从1150℃以5℃/s冷却到850℃过程中硼晶界偏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测量了不同温度时硼富集因子与贫化区宽度,分析了铜元素对硼晶界偏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却初始阶段,晶界硼偏聚量迅速增加,在1000℃左右达到最大值后,随着温度的降低,硼晶界偏聚量开始逐渐减少,在910℃左右达到最小,温度继续降低,晶界上硼的偏聚量又开始增加.实验结果还表明添加铜元素能促进硼向晶界的偏聚.

关键词: , 非平衡偏聚 ,

CdSe单晶体的生长及其特性研究

邵双运 , 金应荣 , 朱世富 , 赵北君 , 宋芳 , 王学敏 , 朱兴华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1.02.002

本文报道了用改进的垂直气相法(多级提纯垂直气相法)生长富Cd的CdSe单晶体,并对晶体的性能进行了观测,其电阻率为107Ωcm量级,电子陷阱浓度为108cm-3量级,第一次报道了(110)面的腐蚀形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制备CdSe单晶,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在提纯和生长过程中不需要转移原料,有利于减少晶体中的杂质含量,降低位错密度,改善晶体的电学性能。多级提纯垂直气相法是一种有前途的CdSe单晶体生长的新方法。

关键词: CdSe单晶体 , 多级提纯 , 气相生长 , 电阻率

HTP X80管线钢的晶粒细化与组织控制

缪成亮 , 尚成嘉 , 曹建平 , 王学敏 , 贺信莱

钢铁

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HTP X80管线钢的晶粒细化与组织控制的工艺要点,确定了奥氏体再结晶温度区和非再结晶温度区,揭示了高Nb含量的HTP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特点.所得到的技术要点对细化奥氏体晶粒,避免混晶的出现,以及通过控制冷却得到理想的相变产物具有指导性.

关键词: HTP}X80管线钢 , 再结晶 , 等温转变 , 连续冷却转变

超声波对制备改性氯化聚丙烯乳液的影响

董雪茹 , 强黎明 , 王学敏 , 刘大壮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1.02.003

采用超声波处理为分散手段,通过自乳化法制备了改性氯化聚丙烯(CPP)乳液.比较了机械搅拌和超声乳化工艺对制备CPP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超声波作用时间、作用功率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对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的作用功率为400 W,作用时间为6 min时,得到的CPP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乳液涂膜在PP塑料上的附着力达到0级.

关键词: 超声波 , 氯化聚丙烯 , 乳化 , 附着力

用蠕变法研究Cu-Nb钢中的时效行为

王学敏 , 尚成嘉 , 杨善武 , 李闯 , 贺信莱 , 周桂峰

金属学报

用蠕变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研究了不同Cu含量的Cu-Nb系超低碳钢的时效 过程. 结果表明, 在蠕变过程中, 沉淀析出使蠕变曲线出现平台, 平台的起点与结束 点分别对应析出开始点(Ps)与结束点(P f). 并得出了两类钢的沉淀析出等温转变(PTT)曲线. 由蠕变法测出的Pf与由硬度法测出的峰值 时间tp吻合得较好.

关键词: Cu-Nb系超低碳钢 , creep , aging hardening

等温弛豫对微合金钢中非平衡组织热稳定性的影响

武会宾 , 杨善武 , 苑少强 , 尚成嘉 , 王学敏 , 贺信莱

金属学报

含Nb微合金钢在奥氏体区变形后等温弛豫可得到以贝氏铁素体为主的组织。弛豫时间适中, 析出颗粒基本分布在位错线上并钉扎位错。在随后的650和700℃再加热过程中, 非平衡组织向平衡组织演化. 弛豫60 s的样品热稳定性最高;弛豫1000 s的样品, 组织演化进行得最快, 再加热前的预应变可加速演化过程. 发生的组织演化是以板条内位错多边形化、板条间小角晶界逐渐消失和发生再结晶形成多边形铁素体的次序进行的。再加热等温过程伴随有硬度的起伏, 弛豫样品出现两个硬化峰。显微组织的热稳定性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它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relaxation , strain induced precipitate

超高强度船体钢中马氏体/奥氏体的演变

聂燚 , 尚成嘉 , 陈辉 , 王学敏 , 贺信莱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彩色金相法研究了TMCP(Thermal-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工艺生产的超高强度船体海洋工程钢中马氏体/奥氏体(M/A)在等温过程、连续冷却过程和回火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M/A的形态尺寸与分布主要取决于组织转变的温度,加长转变的时间长只对0.5μm以下微粒状M/A略有影响.冷却速度低于2℃/s时会形成尺寸在2 μm以上较大的M/A,对钢的韧性有损害.另外,回火过程中尤其是600℃以上回火时,M/A的总量明显减少,M/A球团化趋势明显,M/A个体尺寸有明显增大,对钢的韧性起到破坏作用.

关键词: 马氏体/奥氏体 , 组织 , 冲击韧性 , 回火 , TMCP , 船体钢

低碳微合金钢微细板条状组织在单向拉伸中的反常转动

杨善武 , 尚成嘉 , 王学敏 , 贺信莱

金属学报

采用光学与电子显微术研究了一种低碳微合金钢中充分细化的板条贝氏体组织的室温变形行为, 分析了拉伸变形样品中未变形区、均匀变形区与缩颈区的组织形态差别. 实验表明: 未变形区与均匀变形区中各束板条的空间取向(板条长轴的指向)基本是随机的; 但在缩颈区, 所有板条接近平行于拉伸轴向, 说明某些板条在拉伸过程中发生了大角度的转让动, 这一现象不能单由晶体学得到解释. 通过与另外两组不同组织形态样品的对照比较, 发现板条转动程度与板条长充以及长宽比密切相关. 据此提出板条界面阻碍位错运动导致可动滑移系的自然选择与板条连续转动的机制.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 null , null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