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用于钢铁零件工序间防锈的植酸防锈液研制及其性能

王培鹏 , 刘慧丛 , 李卫平 , 朱立群 , 王利华 , 程红霞 , 王力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以环保特性优良的植酸为基本成分(150 mg/L),通过添加少量生物缓蚀剂、稀土缓蚀剂等成分作为工序间零件的防锈溶液,对机加工零件经过工序间防锈处理的试样进行湿(相对湿度90%)热(50℃)环境下的加速腐蚀、中性盐雾腐蚀试验,考察机加工钢铁零件经过工序间防锈处理后的防锈性能和电化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工序间防锈液处理的零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防锈性能优良。工序间防锈液中的植酸与生物缓蚀剂、稀土缓蚀剂在钢铁零件工序间防锈处理中具有协同效应。经工序间防锈液处理的试样其阻抗谱出现两个容抗弧,且腐蚀电位正移400 mV。

关键词: 工序间防锈 , 植酸 , 缓蚀剂 , 钢铁零件

金属表面环氧聚氨酯涂层的去除机理研究

周雅 , 陈希挺 , 许海东 , 文庆杰 , 王力强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3.002

以飞机上常用的环氧、聚氨酯涂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溶剂对涂层的作用、红外光谱测试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水溶性去漆剂对金属表面交联固化涂层的去除机理.实验及研究结果发现,去漆剂去除涂层要有溶胀涂层的溶剂,还要有渗透力强的溶剂;涂层脱除过程中,去漆剂的溶剂分子与涂层高分子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去漆剂对涂层高分子链段无降解破坏作用,而是使高分子链段网状结构扩大,使涂层膨胀鼓起,与金属基材分离;根据溶解度参数原则,固化后涂层的溶解度参数与固化前树脂的溶解度参数及去漆剂的溶解度参数相比较,得出应该根据涂层固化后的溶解度参数来选择溶胀涂层的溶剂,而不是沿用涂层固化前树脂的溶解度参数来设计去漆剂.

关键词: 去漆剂 , 环氧聚氨酯涂层 , 去除机理 , 溶解度参数

钛合金表面氟化物-磷酸盐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叶君 , 杜楠 , 王力强 , 尹茂生 , 周国华 , 王帅星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2.008

目的:研究一种钛合金化学转化工艺,增强钛合金表面防护能力及其与涂层的结合能力。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TC1钛合金氟化物-磷酸盐转化工艺,采用SEM,EDS,XRD分析膜层的微观形貌及成分,同时测试转化膜的有关性能。结果在Na3 PO440 g/L,NaF 15 g/L,酸度调节剂A 25 mL/L,pH控制在4.4~4.6之间,温度30益条件下,可在TC1钛合金表面获得均匀一致的灰色转化膜。转化膜由许多细小的球状晶粒组成,主要相成分为Na3 TiOF5及Na2 TiF6。转化膜的摩擦系数仅为0.3~0.5,明显低于TC1基体。转化膜与TB06-9底漆的干性附着力为0级,浸泡48 h后的湿态附着力仍可达1级,远远好于TC1基体。结论氟化物-磷酸盐转化膜可以降低TC1钛合金的摩擦系数,提高其与有机涂层的附着力。

关键词: 钛合金 , 转化膜 , 摩擦系数 , 附着力

超细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磷矿石中12种组分

曾江萍 , 张莉娟 , 李小莉 , 张楠 , 吴良英 , 王力强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0yuan.issn1000-7571.009526

粉末压片法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环保制样方法,简单快速,但是粒度效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大,限制了这种方法在很多领域的应用.为了解决粒度效应对粉末直接压片法的影响,实验利用超高速行星式超细碎样机,将磷矿石标准物质粉碎至微米级,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制样,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磷矿石中12种组分(氟、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全三氧化二铁、氧化锰、二氧化钛、氧化锶、氧化钙、氧化锰、氧化钾、氧化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将样品粉碎至微米级,能够有效地克服样品的粒度效应,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特别是将氟的测定范围提高到了10.68%,对轻组分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结果也很好.采用多种磷矿石标准物质和人工配制标准物质制作校准曲线,各组分的均方根为0.001 1~0.53.校准曲线采用经验系数和康普顿散射线内标法校正组分间的吸收-增强效应,方法的检出限为3~282 μg/g.对两个磷矿石国家标准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各组分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17%~5.2%.对采用标准物质配制的混合标准样品进行准确度考察,测定值与参考值一致.

关键词: 超细粉末 , 压片 , 磷矿石 ,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环保型溶液对钢、铜、铝合金工序间防锈行为的影响

杨素心 , 刘慧丛 , 朱立群 , 程红霞 , 王利华 , 王力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基于环保及同时适用于多种金属材料工序间防锈的要求,研究了出一种由植酸、复合缓蚀剂等成分构成的工序间防锈液(pH 7-8).大气环境暴露、叠片、腐蚀性实验等结果表明,经过防锈液处理的钢、铜、铝合金材料具有优良的工序间防锈性能;防锈液中的不同缓蚀剂成分对钢、铜、铝合金材料发挥协同防锈作用,是提高3种材料工序间防锈性能的关键.植酸、复合缓蚀剂等产生的协同效应促使钢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吸附络合膜,其自腐蚀电位由-0.74 V正移到-0.08 V,腐蚀电流明显减小;铜、铝合金材料随工序间防锈处理时间的延长,表面的自腐蚀电位也明显正移,工序间防锈性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 工序间防锈 , 复合缓蚀剂 , 多种金属

EDTA体系无氰碱性镀铜的电化学成核机理

赵晴 , 赵琳 , 杜楠 , 张传波 , 王力强 , 简志超

腐蚀与防护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暂态曲线研究了EDTA(乙二胺四乙酸)体系无氰碱性镀铜的电化学成核机理.结果表明,铜在玻碳电极上的沉积遵循3 D“成核/生长”机制;计时电流暂态曲线分析表明,在高负电位下铜离子的结晶成核方式遵循瞬时成核机制,低负电位下则趋向遵循连续成核机制,且过电位增加会促进铜离子结晶形核,随最大电流Im增大,电结晶成核数增多.

关键词: 碱性镀铜 , EDTA(乙二胺四乙酸) , 计时电流法 , 电化学成核

TC1和TC4钛合金腐蚀加工溶解行为研究

林翠 , 胡舸 , 梁静 , 赵晴 , 杜楠 , 王力强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0.6.009

测试了TC1和TC4钛合金在氢氟酸-硝酸溶液中腐蚀加工的E-t曲线和极化曲线,分析了腐蚀加工过程的速率变化,观察了腐蚀加工形貌.在氢氟酸-硝酸腐蚀加工液中,极化曲线呈现活化-钝化特征,氢氟酸浓度较高时,硝酸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极化曲线呈现自钝化倾向.钝化膜的生成速率和厚度由氢氟酸和硝酸体积比决定,氢氟酸和硝酸体积比为1∶2时,腐蚀加工速率最大.腐蚀加工初期钛合金表面氧化膜被破坏,自腐蚀电位迅速变负,加工速率较大,继续加工,硝酸使钛合金表面发生钝化,导致速率降低,钝化膜的生成和破坏同时进行,当钝化膜的生成与基体溶解达到动态平衡时,自腐蚀电位和加工速率趋于稳定.TC1和TC4钛合金中的Ti和Al优先溶解,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钛合金表面微观凹坑变浅.

关键词: TC1钛合金 , TC4钛合金 , 腐蚀加工 , 电化学行为

TC4钛合金微弧氧化六方氮化硼复合膜的组构及摩擦学行为

赵晴 , 王伟 , 王力强 , 王帅星 , 杜楠 , 文庆杰

材料保护

为了提高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耐磨性能,同时降低其摩擦系数,在硅酸钠-六偏磷酸钠-钨酸钠电解液中添加了1.5 g/L六方氮化硼(hBN)微粒,采用WHD-30微弧氧化电源直流脉冲模式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微弧氧化hBN复合膜.利用SEM,XRD,三维立体显微仪对复合膜的表面、截面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在室温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微弧氧化hBN复合膜的表层弥散有hBN颗粒,膜的表面只有少量的微孔;膜中具有金红石及锐钛矿TiO2 、A12TiO5和hBN,包含一些非晶态的P,Si,W化合物;在4N载荷下干摩擦,微弧氧化hBN复合膜的摩擦系数为0.05,比磨损率为0.94 mm-6/(N·m),只发生了轻微的黏着磨损,几乎未发生磨粒磨损,起到了自润滑的作用;本法制备的复合膜既提高了TC4钛合金的耐磨性能,同时又减小了其摩擦系数.

关键词: 微弧氧化复合膜 , 六方氮化硼 , TC4钛合金 , 摩擦磨损

TA15钛合金腐蚀加工工艺研究

林翠 , 梁静 , 赵晴 , 杜楠 , 王力强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08.012

筛选出TA15腐蚀加工液的配方,探讨腐蚀加工液的调整和寿命.结果表明:TA15的腐蚀加工液配方为HF 30g/L,HNO3 150g/L,添加剂平平加 0.5g/L.随腐蚀加工的进行,溶液中主要成分减少,钛离子含量增加,会影响腐蚀加工工艺性能和腐蚀加工后试样的表面质量,因此需要定期对腐蚀加工液进行调整.钛离子含量每增加5g/L补加10g/L HF,10g/L HNO3,初始量1/5的添加剂.当溶液中钛离子含量为50g/L时,达到槽液加工寿命.

关键词: TA15 , 腐蚀加工 , 配方 , 槽液调整和寿命

喷射沉积连续挤压Al-20Si合金

尹建成 , 王力强 , 刘丽娜 , 陈业高 , 刘英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7.02.012

采用喷射沉积连续挤压工艺制备Al-20Si合金棒料.结果表明不同的雾化颗粒因遗传熔体的不均匀性而出现成分差异,并对沉积坯内初晶硅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挤压过程中这种分布不均现象会被消除.初晶硅在挤压过程中被破碎并随基体的流动而扩散;对不同挤压比制备的合金杆料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发现随着挤压比的增加,棒料内初晶硅更加细小弥散,尺寸均匀.合金室温抗拉强度也随着挤压比的增加而增加,挤压比为17时Al-20Si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195.6MPa.

关键词: 喷射沉积连续挤压 , Al-20Si合金 , 初晶硅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