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含磷和钒热轧TRIP钢组织控制及力学性能研究

侯晓英 , 许云波 , 王业勤 , 吴迪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探讨含磷和钒热轧TRIP钢的组织控制和力学性能,采用不同变形温度(900和800℃),研究其相变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热轧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冷速增加,变形温度对铁素体相变开始温度(Ar3)的影响逐渐增大;相同冷速条件下,变形使贝氏体相变开始温度(Bs)升高;变形对贝氏体相变的促进作用,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减弱.终轧温度800℃,试验钢组织由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组成,综合力学性能优异:R P0.2=455 MPa;R m=930 MPa;δ=21.7%;n=0.23;r=0.84.

关键词: 热轧TRIP钢 , 磷和钒 , 相变行为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冷轧压下量对钒微合金化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侯晓英 , 王业勤 , 许荣昌 , 陈蓬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冷轧压下量对钒微合金化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冷轧压下量,连续退火试样中铁素体体积分数减少,贝氏体体积分数增多;块状残留奥氏体晶粒尺寸有所减小,体积分数增多,达到16.2%,大多弥散地分布于晶界处;直径大多在3 ~ 10 nm之间的细小V(C,N)析出粒子弥散分布于基体组织,并与高密度位错交互作用而钉扎位错.冷轧压下量增加至83.6%,强度增加,尤其屈服强度增加了150 MPa;伸长率和强塑积均提高,强塑积达到24603 MPa·%.

关键词: 冷轧压下量 , 钒微合金化TRIP钢 , 连续退火 , V(C,N)析出相 , 残留奥氏体

不同冷却速率下X70管线钢铁素体相变的模拟

赵彦峰 , 王业勤 , 王晓南 , 张殿华

钢铁研究学报

为更精确地控制及优化X70管线钢的目标组织,以经典相变理论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先共析铁素体周围的临界碳浓度与原奥氏体的碳浓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逆向回归法确定了铁素体相变分数的关键性参数,经试验验证,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结果表明:临界碳浓度满足C^k=1.8,关系;铁素体相变分数的关键性参数m=1.3,b1=0.026,b2=-3.2;以冷速5℃js为f临界点,冷速对铁素体相变开始点的影响程度有明显变化;锰和铌含量对于铁素体相变开始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α/γ界面处的溶质拖曳作用,铁素体相变开始温度由冷却速率和原始奥氏体晶界面积的乘积决定。

关键词: 铁素体相变 , 冷却速率 , X70管线钢 , 模拟 , 形核

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对钒微合金化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许云波 , 侯晓英 , 王业勤 , 吴迪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连续退火实验,研究了贝氏体区等温处理对钒微合金化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等温≤60 s时,组织由铁素体、分布不均匀且成堆聚集的残留奥氏体及贝氏体/马氏体组成。等温120~180 s后,组织中马氏体减小,残奥含量趋于稳定且分布弥散、均匀,基体上存在钒的析出。EBSD分析结果表明等温时间达到120 s后,大、小角度晶界的分布趋于稳定,以大角度晶界为主。所有等温时间范围内,铁素体晶粒尺寸大体呈正态分布,其中2~3μm的铁素体晶粒占很大比例。等温时间较短时,连续退火钢板呈现出高抗拉强度(1100 MPa)、低屈服强度(495 MPa)和低伸长率(20.3%)的特性。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呈现出相对低抗拉强度(885 MPa)、高屈服强度(570 MPa)和高伸长率(27.8%)的特性,而且加工硬化指数(0.29)、各向异性指数(1.04)和强塑积(24603 MPa.%)也较为优良。

关键词: 连续退火 , 钒微合金化TRIP钢 , EBSD分析 , 残留奥氏体 , 贝氏体

快速加热连续退火对超高强TRIP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许云波 , 侯晓英 , 王业勤 , 吴迪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476

研究了快速加热连续退火工艺对V微合金化低Si含P系TRIP钢显微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连续退火过程中,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拉伸强度增加明显,然而为了保证其综合性能,并不能一味地提高其临界退火温度.加热速率80℃/s,退火温度为880℃时,残余奥氏体形态不仅仅局限于细小的块状结构;而且在贝氏体铁素体板条间能观察到大量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细小、弥散的V(C,N))分布于铁素体或贝氏体基体中,大部分析出粒子直径在4-9 nm之间,实验钢具有优异的强度与塑性配合:Rm=1010 MPa,RP0.2=690 MPa,δ=23.6%,n=0.27,r=1.17,强塑积达到23836MPa.%.退火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减少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改变其形貌并增大其尺寸,导致综合力学性能下降.

关键词: 含V TRIP钢 , 快速加热 , 连续退火 , 力学性能 , 残余奥氏体

退火时间对超快速加热下热镀锌用TRI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侯晓英 , 王业勤 , 陈蓬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211

研究了退火时间对超快速加热连续退火工艺下V微合金化低Si含P系热镀锌用TRIP钢显微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快速连续退火过程中,高密度位错以及细小、弥散的v(C,N)分布于基体中,大部分析出粒子直径在4-10 nm之间.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其形貌特征发生改变,随着退火时间延长到90 s时,以厚度在80-120 nm之间的片层状残余奥氏体为主;继续延长到180 s时,残余奥氏体的片层厚度增加至200-600 nm,趋于块状.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拉伸强度逐渐降低,而延伸率和加工硬化指数呈上升趋势;表征强度与塑性综合性能的强塑积由退火时间t=10 s时的23976MPa.%降低到t=180 s时的23625MPa.%.

关键词: 含钒TRIP钢 , 超快速加热 , 连续退火 , 力学性能 , 残余奥氏体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