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会宾
,
唐荻
,
蔡庆伍
,
焦多田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热模拟方法并结合彩色金相和EBSD技术,分析了在线重加热速率对X80管线钢组织中M/A岛的含量和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重加热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能够有效延迟位错回复、增大碳原子扩散速率,促进残留奥氏体中碳的富集,有利于晶内细小M/A岛的形成。重加热速率由20℃/s升高到50℃/s的过程中,M/A岛的百分含量基本呈现单调上升趋势,其分布位置也开始由晶界为主转变为晶内、晶界同时存在,当重加热速率高于50℃/s后,M/A岛的百分含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又以晶界分布为主,重加热速率为50℃/s时,M/A岛的含量达到峰值,呈现晶内、晶界同时分布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
重加热
,
X80管线钢
,
M/A岛
焦多田
,
蔡庆伍
,
武会宾
,
冉旭
,
任毅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检测以及SUPPA55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轧后空冷弛豫对X7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轧制工艺下,试验钢随着空冷弛豫时间延长,入水温度降低,先共析铁素体的量和析出物的量都逐渐增多,前者的软化效果与后者的析出强化共同作用,使强度和塑性变化复杂化.试验钢存在最佳的一个入水温度区间,获得先共析铁素体+贝氏体的双相组织,两者呈层状交叠分布,在软化和强化效果的综合作用下得到了抗大变形管线钢X70级所要求的强度塑性最佳匹配.
关键词:
X70级管线钢
,
弛豫时间
,
双相组织
,
抗大变形
焦多田
,
蔡庆伍
,
武会宾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9.014
利用SEM和TEM原位拉伸方法研究了轧后冷却制度对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组织的影响及低屈强比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采用轧后弛豫+控制冷却的工艺可以获得铁索体+贝氏体双相组织,弛豫终止温度是影响铁素体体积含量和晶粒大小的决定因素.当弛豫终止温度区间为690-705℃时,试样的强度和塑性达到了较好的匹配,满足X8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的性能要求.弛豫终止温度越低,铁素体体积含量越高,晶粒尺寸越大,屈强比越低.对拉伸过程进行动态原位观察的结果表明,铁索体(软相)和贝氏体(硬相)的协调变形机制是屈强比降低的原因.
关键词:
管线钢
,
抗大变形
,
屈强比
,
弛豫
,
协调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