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娜
,
张敏
,
王建南
,
潘志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蜘蛛丝和聚乳酸都是良好的生物医用材料,以质量分数分别为1%和9%的蜘蛛丝和聚-L-乳酸的混合液为纺丝溶液,通过改进型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由定向排列的蜘蛛丝蛋白/聚-L-乳酸复合纳米纤维构成的连续纱线.探讨了蜘蛛丝蛋白含量对纤维直径、纱线线密度及力学性能等的影响,以及纱线的尺寸稳定性和细胞增殖性.研究发现:随着蜘蛛丝蛋白含量的增加,纤维直径从纯PLLA时的1.1gμm减小到382nm(含蜘蛛丝蛋白10%),蜘蛛丝蛋白含量4.5%时,纱线强度达到最大值;该纱线在水中尺寸稳定;静电纺PLLA和蜘蛛丝/PLLA复合纤维毡对成纤维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性,含蜘蛛丝蛋白时,纤维的OD值明显升高.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聚-L-乳酸
,
蜘蛛丝
,
纤维直径
,
力学性能
,
细胞增殖性
刘敏
,
李春萍
,
潘志娟
,
唐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2.019
为进一步探索蜘蛛丝的成丝机理,研究了不同个体大小,不同生存方式,不同环境湿度的大腹圆蛛牵引丝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蜘蛛对其丝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具有自我调控能力,随着环境,自身条件,生存方式等成丝条件的变化,蜘蛛牵引丝的力学性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关键词:
大腹圆蛛
,
牵引丝
,
力学性能
,
成丝机理
刁均艳
,
施建
,
潘志娟
,
杨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大腹园蛛与虎纹捕鸟蛛丝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情况,及其再生丝蛋白溶液静电纺纤维的形态结构与分子构象.结果表明,大腹园蛛丝的溶解率明显高于虎纹捕鸟蛛丝,这是它们的结晶度和氨基酸组成的差异造成的.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时,再生大腹园蛛丝(AVSH)、再生大腹园蛛丝蛋白凝胶(AVGH)以及虎纹捕鸟蛛丝(OHSH)溶液的静电纺纤维直径的大小依次是AVSH
关键词:
蜘蛛丝
,
溶解性能
,
静电纺丝
,
纤维形态
,
分子构象
宋欢
,
刘颖
,
石小丽
,
张洪波
,
潘志娟
,
朱新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于紫外光照射引发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AC)接枝改性赋予丙纶非织造布染料吸附功能.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表征改性织物的微观结构、性能及吸附分离作用.结果表明,MAPTAC成功接入丙纶织物表面,改性织物对阴离子染料表现出优异的吸附分离性能.对于接枝率为89.6%的织物,当吸附时间为120min,在35℃、45℃和55℃时染料(20mg/L,50mL)去除率均大于95%.吸附染料的改性织物可用阳离子活性剂/乙醇解吸.重复吸附10次,每次吸附率仍达99%以上,改性后的织物可以重复使用.
关键词:
聚丙烯无纺布
,
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
接枝
,
吸附
,
再生
潘志娟
,
朱美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5.03.013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蚕丝丝素、蜘蛛牵引丝及其内外层包卵丝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丝素和包卵丝纤维的纵向表面都有成丝过程中液态丝蛋白流动而形成的清晰的构槽和条纹,在低速下自然分泌的牵引丝的表面皮层相对比较细腻,而垂直下落蜘蛛在高速下分泌的牵引丝具有和丝素纤维比较相似的微观结构特征.这些丝纤维的断面内都分布有大量微细的原纤,形状基本为圆形,其中三种蜘蛛丝的微纤维直径相似,而丝素纤维内的微纤维要粗得多.
关键词:
蚕丝
,
蜘蛛丝
,
微观结构
,
原子力显微镜
石小丽
,
艾丽
,
王夕恬
,
朱雪兰
,
潘志娟
,
朱新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紫外照射下,将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分别接枝聚合到丙纶工业滤布表面;探讨了接枝体系的组成和照射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水接触角法等对接枝改性织物的微观结构与亲水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亲水性的HEMA不易在纤维表面附着,接枝物成颗粒状分散,接枝使织物的α晶结晶度降低和亲水性增加.疏水性的GMA分别在α晶和β晶的非晶区中聚合,使2种晶型的结晶度降低,接枝物几乎均匀覆盖在纤维表面.2种接枝物均使织物水通量下降,其中,亲水性接枝物水通量降低更明显.
关键词:
丙纶工业滤布
,
紫外接枝
,
结晶性
,
水通量
潘志娟
,
邱芯薇
,
李春萍
,
王建民
,
苗恒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2.005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研制了再生丝素纳米纤维(ERSF)膜,纤维直径为50~1000nm.将脱胶后的桑蚕丝溶解在摩尔比为1:2:8 的60℃CaCl2/CH3CH2OH/H2O三元体系中,将该溶液冷冻干燥后溶解在98%的甲酸中得到再生丝素溶液,对其进行静电纺丝.研究了不同纺丝条件下,静电纺再生丝素纤维的直径分布.研究发现:在一定的电压和喷丝头与接收屏的距离(C-D)下,7wt%是具有良好可纺性的临界浓度.纤维的直径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C-D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在C-D较大时可以获得较均匀的纤维.电压是另一个影响纤维直径的重要因素,当电压高于某一数值时,可以纺得细而均匀的纳米级再生丝素纤维.在9wt%,12cm C-D and 15KV 的纺丝条件下,80%的纤维直径在50~150nm之间.由于所纺得的再生丝素纤维膜在水中会产生收缩,因此用甲醇和丙酮对其进行处理.力学性能是影响纤维膜实际使用的重要性能,我们测定和分析了静电纺再生丝素纤维膜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丝素
,
静电纺丝
,
纳米纤维
,
直径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