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二维晶体Ti2CTx MXene的制备、剥离及其电化学性能

张天 , 潘丽梅 , 唐欢 , 杜飞 , 李雪妍 , 杨晖 , 丘泰 , 杨建

人工晶体学报

以Ti2AlC粉为原料,采用HCl+LiF腐蚀剂一步腐蚀-插层制备出了Ti2CTx MXene,进一步通过超声处理得到了剥离的单层或少层的Ti2CTx MXene.研究了腐蚀温度对腐蚀效率和剥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腐蚀温度可显著提高Ti2AlC母相向Ti2CTx MXene的转化率,但由于腐蚀形成的Ti2C层表面氧化随之加重,故剥离率随腐蚀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40℃腐蚀得到的样品的剥离率最高为18%,对应的Ti2CTx纳米片悬浮液浓度约为0.36 mg/mL,Ti2CTx纳米片的厚度约为1 nm,无明显缺陷.剥离的Ti2CTx MXene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了较高的容量和良好的倍率性能.在100mA ·g-1、300 mA·g-1、1000 mA·g-1电流密度下稳定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352 mAh·g-1、245 mAh·g-1、169 mAh·g-1,是用HF工艺合成的Ti2CTx MXene的2倍.

关键词: MXene , Ti2CTx , 腐蚀 , 剥离 , 电化学性能

硼元素对Fe-6.5%(质量分数)Si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潘丽梅 , 金吉男 , 林均品 , 王建国 , 王艳丽 , 林志 , 陈国良

功能材料

含Si约6.5%(质量分数)的Fe-Si合金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但由于其室温脆性差而难以通过常规的冷轧工艺加工成薄板.本文研究了微合金化元素-硼对铸态Fe-6.5%(质量分数)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该合金薄板在不同温度下拉伸的力学性能,并观察了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硼元素的添加使得该铸态合金晶粒细化,从而提高了该合金的塑性. Fe-6.5%(质量分数)Si合金薄板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结果表明,室温延伸率达到6.4%,500℃延伸率达最大值(32.96%),明显高于600℃时的延伸率,原因是600℃处于B2和DO3两相区,在温度600℃下发生了DO3相到B2相的转变,使得B2相有所增加.B2相的增加降低了Fe-6.5%(质量分数)Si合金的塑性.

关键词: Fe-6.5%(质量分数)Si合金 , 延伸率 , 解理断口 ,

LF精炼过程电极消耗模型

龚伟 , 姜周华 , 潘丽梅 , 唐东

钢铁

利用抚钢60tLF炉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数据,考虑电极侧面消耗和端部消耗两部分内容,建立了LF精炼过程电极消耗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抚钢现行工艺条件下的电极消耗水平.同时讨论了降低电极消耗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LF , 精炼 , 电极消耗 , 模型

先驱体热解制备富硼、氮BCN化合物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杨建 , 丘泰 , 沈春英 , 潘丽梅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013

以三聚氰胺和硼酸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出纤维状C3N6 H6(H3 BO3)2先驱体,通过使其在高温氮气氛下热解制备出了富硼、氮BCN化合物.利用XRD、FT-IR、XPS、SEM、HRTEM等对热解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FS测量了热解产物的室温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热解温度对产物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以上热解均可制备出乱层石墨结构富硼、氮BCN化合物.随热解温度的升高,BCN化合物中的B、N含量逐渐增大,C含量逐渐减小.BCN化合物的晶体形状为棒状或纤维状,由相互交织的平均直径在2nm左右的纳米纤维构成.这些BCN化合物均为宽带隙半导体,在340~450nm和670~705nm出现了两个很强的呈明显宽化的光致发光峰,且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短波长的发射峰波长基本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BCN化合物 , (boron and nitrogen)-rich , pyrolysis , photoluminescence

原位热压烧结制备NbC增强Nb4AlC3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张波 , 杨建 , 余磊 , 潘丽梅 , 丘泰 , 胡春峰

人工晶体学报

以Nb、Al、石墨粉为原料,采用原位反应热压烧结在1700℃下制备出了致密的NbC增强Nb4AlC3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bC含量对材料的物相组成、烧结性能、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C的原位引入促进了材料的烧结,并对Nb4AlC3基体起到了显著的强韧化效果.随着NbC含量从0增加至15vol%,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先增大后减小.当NbC含量为8vol%时,强度和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494 MPa和8.4 MPa·m1/2.材料的显微硬度则由2.6 GPa提高至4.4 GPa.

关键词: NbC/Nb4AlC3复合材料 , 原位反应 , 热压烧结 , 力学性能

TiO2/(O'+β')-Sialon复相陶瓷的化学相容性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杨建 , 薛向欣 , 潘丽梅 , 王梅 , 丘泰

功能材料

TiO2/(O'+β')-Sialon是一全新的复相陶瓷体系.在对其化学相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自制(O'+β')-Sialon粉和纳米锐钛矿型TiO2粉为原料成功制备出了该复相陶瓷,并以其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为模型反应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表明,标态下,β'-Sialon在任何温度、O'-Sialon在690K以上均可与TiO2发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O'-Sialon和β'-Sialon与TiO2发生反应的温度在1000℃以上,锐钛矿从920℃开始发生向金红石的相变,通过在不高于1000℃温度下改变烧结制度得到了亚稳态的不同TiO2相组成的TiO2/(O'+β')-Sialon复相陶瓷.该复相陶瓷具有光催化活性,且光催化效率随材料中T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800和900℃烧结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和恒温时间的延长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逐渐下降.

关键词: TiO2/(O'+β')-Sialon , 化学相容性 , 烧结 , 光催化活性

先驱体热解制备富硼、氮BCN化合物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杨建 , 丘泰 , 沈春英 , 潘丽梅

无机材料学报

以三聚氰胺和硼酸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出纤维状C3N6H6(H3BO3)2先驱体,通过使其在高温氮气氛下热解制备出了富硼、氮BCN化合物.利用XRD、FT-IR、XPS、SEM、HRTEM等对热解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FS测量了热解产物的室温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热解温度对产物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以上热解均可制备出乱层石墨结构富硼、氮BCN化合物.随热解温度的升高,BCN化合物中的B、N含量逐渐增大,C含量逐渐减小.BCN化合物的晶体形状为棒状或纤维状,由相互交织的平均直径在2nm左右的纳米纤维构成.这些BCN化合物均为宽带隙半导体,在340~450nm和670~705nm出现了两个很强的呈明显宽化的光致发光峰,且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短波长的发射峰波长基本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BCN化合物 , 富硼、氮 , 热解 , 光致发光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