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阔
,
张万生
,
王军虎
,
王爱琴
,
黄延强
,
金长子
,
沈俭一
,
张涛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122-2
采用不同浸渍顺序制备了三种Ir-Fe催化剂,其CO选择氧化(PROX)反应活性差别很大,其中共浸渍的Ir-Fe催化剂活性最高.吸附量热研究表明,三种催化剂的H2和CO吸附存在差别.通过对三种催化剂还原后、再氧化和反应后准原位57Fe穆斯堡尔谱的研究,得到各种Fe物种信息.结果表明,三种制备方法影响催化剂中Ir-Fe相互作用强度,导致催化剂中Fe物种的氧化还原性能不同.催化剂中Fe2+(a)的含量与CO转化率呈正比关系,Fe2+(a)是PROX反应过程中活化氧的活性中心.浸渍顺序改变了Ir-Fe间相互作用强度,从而改变Fe2+(a)物种含量,影响PROX反应活性.Ir-Fe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稳定活化氧的Fe2+(a)物种,为今后研究金属-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一氧化碳
,
选择氧化
,
铱
,
铁
,
准原位穆斯堡尔谱
,
吸附量热
,
金属-金属相互作用
袁钻如
,
谢鸿峰
,
刘炳华
,
金波
,
沈俭一
,
程鎔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4,4′-二氨基二苯甲烷环氧树脂(TGDDM)/4,4′-二氨基二苯基砜(DDS)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的固化行为.碳纳米管加入TGDDM/DDS体系后,起始固化反应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反应速率的时间减小,说明碳纳米管对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有催化作用.和纯树脂相比,在固化反应初期碳纳米管复合物的活化能降低.在玻璃化现象出现以前,Kamal的固化动力学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当吻合.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环氧树脂
,
示差扫描量热仪
胡胜华
,
薛明伟
,
陈慧
,
孙寅璐
,
沈俭一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224-0
使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担载量很高的Ni/Al2O3催化剂,通过正丁醇干燥处理,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积和担载镍的分散度.实验发现,镍的担载量和干燥过程刘催化剂的表面积、孔结构及金属镍的还原度和分散度影响很大.经过正丁醇处理的80%Ni/Al2O3-B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表面积,而担载镍的还原度和分散度也显著提高,使得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金属镍表面积(90m2/g-催化剂),该催化剂对甲苯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在甲苯和苯酚的芳环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
镍
,
氧化铝
,
正丁醇干燥
,
活性金属表面积
,
微量吸附量热
,
甲苯加氢
,
苯酚加氢
上官荣昌
,
葛欣
,
邹琥
,
李康
,
张维光
,
沈俭一
催化学报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铬镁铝类水滑石为前体,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原子比的铬镁铝复合氧化物,研究了其对二氧化碳氧化丙烷制丙烯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微量吸附量热技术,以CO2和NH3为探针分子定量地表征了样品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和数量,并与其催化性能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Cr:Mg:Al原子比为1:1:1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94.5m2/g),样品中Mg(Al1.5Cr05)O4物相的含量最多.样品表面存在数量较多强度较强的酸性中心和数量最少强度较弱的碱性中心,对NH3吸附,它的吸附热为145 kJ/mol,吸附覆盖度为3.55μmol/m2;对CO2吸附,它的吸附热为115kJ/mol,吸附覆盖度为0.063μmol/m2.该样品的催化活性最高,在温度为650℃,CO2/C3H8摩尔比为3.6,GHSV(C3H8)为3000 h-1时,C3H8的转化率为22.8%,C3H6的选择性为83.5%,收率为19.1%.
关键词:
类水滑石
,
铬镁铝复合氧化物
,
微量吸附量热
,
二氧化碳
,
丙烷
,
氧化脱氢
,
丙烯
李林
,
王晓东
,
沈俭一
,
周立幸
,
张涛
催化学报
描述了一个适于气/固体系的宽温区、高灵敏的微分吸附热测定装置. 在该装置中,吸附放热由Setaram公司热流式微量热量计测定,吸附量由MKS公司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测定. 此外,设计、制作了可在高真空和宽温区内进行吸附热测定的试样池以及对高活泼金属催化剂进行预处理的试样处理池. 用标准物质对热量计进行了标定. 为验证该装置对吸附热测定的可靠性,测定了H2在Pt/SiO2和γ-Mo2N上的吸附热,所得结果与文献值一致. 数据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吸附热测定的相对误差在4%以内.
关键词:
氢
,
气/固吸附体系
,
微分吸附热
,
微量热量计
,
误差分析
朱海燕
,
周朝华
,
马兰
,
程振兴
,
沈俭一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10319
在惰性气体中焙烧SBA-15制得孔壁被碳修饰的SBA- 15C样品,以它和SBA-15为载体,采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o基催化剂,并运用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程序升温还原、NH3吸附量热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BA- 15C仍保持原有的六方有序的中孔结构,但其孔壁经碳修饰后发生增厚,比表面积略有下降.Co的负载使得SBA-15和SBA-15C样品的孔径基本不变,但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下降,仍保持其中孔分子筛的特征.CO3O4在SBA- 15C上的晶粒较小,但还原度较低,表明碳的存在有利于Co物种的分散.比较了Co/SBA- 15和Co/SBA-15C上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发现两者对C5+的选择性均较高(达80%左右),但Co/SBA- 15C催化剂稳定性优于Co/SBA- 15.
关键词:
SBA-15分子筛
,
孔壁碳修饰
,
钴基催化剂
,
费托合成
张晓艳
,
石国军
,
赵鹬
,
沈俭一
催化学报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o/SBA-15、Mo/SBA-15和Co-Mo/SBA-15催化剂,对催化剂的孔结构、物相及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测定了硫化催化剂上噻吩加氢脱硫及 1-己烯加氢异构的反应性能,并与工业Co-Mo/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Co-Mo/SBA-15催化剂表面具有较强的B酸中心,且对噻吩加氢脱硫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而Co-Mo/γ-Al2O3催化剂表面主要为较强的L酸中心,对 1-己烯加氢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Mo/SBA-15催化剂的B酸酸性较强,但同时具有较高的 1-己烯加氢活性,故它对 1-己烯骨架异构的催化活性不高. Co-Mo/SBA-15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相对较低, 1-己烯容易在其较强的B酸中心上发生骨架异构反应,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关键词:
硫化
,
钴
,
钼
,
SBA-15分子筛
,
负载型催化剂
,
噻吩
,
加氢脱硫
,
己烯
,
骨架异构
陈慧
,
戴乐
,
谢建新
,
白志平
,
贾敏慧
,
沈俭一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294-X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介孔碳(CMC)担载的Pd催化剂,用于β-谷甾醇加氢制备β-谷甾烷醇反应.与活性碳担载的Pd催化剂相比,Pd/CMC的活性更高,这归因于该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孔径,从而有利于较大分子的催化加氢反应.
关键词:
钯
,
活性碳
,
负载型催化剂
,
介孔碳
,
孔径效应
,
微量吸附量热
,
β-谷甾醇
,
加氢
,
β-谷甾烷醇
张维光
,
葛欣
,
孙磊
,
王喜章
,
沈俭一
催化学报
研究了活性炭负载的Fe催化剂在乙苯脱氢与逆水煤气变换偶合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催化剂中的铁物相,添加Li, Na和K等碱金属以及CO2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实验表明, Fe3O4可能是偶合反应的活性相. 在CO2气氛中,适当还原度的、经碱金属元素调变后的Fe/AC的催化活性较好,苯乙烯的选择性明显提高. 以NH3和CO2为探针分子,运用微分吸附量热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表面酸碱性质. 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具有较多的弱酸位. 担载铁后,NH3的起始吸附热为96 kJ/mol, 吸附饱和覆盖度为112 μmol/g, 说明Fe/AC表面具有酸性; CO2的起始吸附热为72 kJ/mol, 吸附饱和覆盖度为7 μmol/g, 表明催化剂表面也有少量的碱位. 碱金属元素的加入减弱了Fe/AC催化剂表面上的酸强度,同时产生了一定量的碱性位,因而显著提高了苯乙烯的选择性. CO2的作用是及时除去脱氢反应产生的H2, 促进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并抑制乙苯的加氢裂解.
关键词:
铁/活性炭催化剂
,
乙苯
,
脱氢
,
逆水煤气变换
,
偶合反应
,
微分吸附量热
石国军
,
赵鹬
,
黄玉安
,
沈俭一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094-0
自制介孔碳(CMC)具有比传统活性碳(AC)更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以其为载体,在浸渍液中加入螯合剂,采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Co-Mo/CMC和Ni-Mo/CMC催化剂,分别用于模型汽油和柴油加氢脱硫反应.结果表明,Co-Mo/CMC和Ni-Mo/CMC催化剂具有比Co-Mo/AC催化剂更好的织构性质和加氢脱硫活性.在模型汽油的加氢脱硫反应中,Co-Mo/CMC催化剂活性比工业催化剂Co-Mo/Al2O3高得多;而在模型柴油的加氢脱硫反应中,Ni-Mo/CMC催化剂活性也比工业催化剂FH-98高得多.
关键词:
介孔碳
,
孔性质
,
加氢脱硫
,
钴
,
钼
,
镍
,
噻吩
,
二苯并噻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