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
,
韩斌
,
赵隆崎
,
刘洋
,
汪水泽
钢铁研究
使用Thermecmastor-Z(300 kN)型热加工模拟实验机,研究了201不锈钢在变形温度1 000~1 250℃、变形速率0.1~50 s-1条件下的形变规律,绘制了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的变形抗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变形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变形速率为10 s-1、变形温度1 000~1 250℃条件下,变形抗力随应变增加出现明显峰值.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变形抗力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特性,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可为生产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201不锈钢
,
变形抗力
,
热模拟实验
,
变形规律
黄全伟
,
韩斌
,
谭文
,
汪水泽
,
阮安甫
钢铁研究
温度场数学模型是层流冷却控制系统的核心.对层流冷却温度场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介绍了轧后层流冷却温度场的发展包括温度场的结构演变以及层流冷却换热机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层流冷却温度场与相变、应力/应变耦合计算及其应用效果,展望了温度场数学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层流冷却
,
数学模型
,
热轧
,
换热系数
,
相变
汪荣
,
韩斌
,
谭文
,
汪水泽
,
阮安甫
钢铁研究
铁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其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介绍国内外轧制复合方法的工艺原理,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简述各种复合轧制方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着重介绍轧制复合法,并探讨了轧制复合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铁基复合材料
,
轧制复合
,
热轧复合
,
冷轧复合
汪水泽
,
李长生
,
王廷溥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硅钢主要用作变压器和电机的铁芯,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介绍无取向硅钢生产现状及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生产无取向硅钢现有生产工艺的技术关键及其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指出了该工艺流程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结果表明,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硅钢;发展
李长生
,
韩斌
,
曹丽梅
,
汪水泽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Gleeble1500型热力试验机对Fe-1.6%Si无取向硅钢进行了热模拟试验,得到了该钢静态和动态CCT曲线以及在不同应变速率和温度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通过峰值应力与温度变化曲线,得到T相变开始和结束的温度区间.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相变温度降低,动态CCT曲线中的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温度比静态CCT曲线中的高,1 041℃以上为奥氏体区,1 041-955℃为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区,955℃以下为铁素体区;建立了该钢在奥氏体区、铁素体区以及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变形杭力的数学模型,该钢的流变应力通常随变形程度和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相变
,
变形杭力
,
热变形
汪水泽
,
韩斌
,
谭文
,
杨奕
,
谭佳梅
,
吴杰
钢铁研究
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力学性能测试以及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分析了CSP工艺生产加Ti集装箱钢SPA-H时,成分及工艺对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中w(Ti)为0.02%~0.04%时,成品带钢晶粒尺寸可细化约1μm,且可观察到大量细小弥散的第二相析出物,可提高抗拉强度约30MPa左右;C、Ti的增加可提高钢的抗拉强度,且Ti的作用更加明显;S、N的存在会降低钢的抗拉强度,且N的作用更加明显;均热温度和终轧温度的适当提高,可提高钢的抗拉强度,而卷取温度对钢强度的影响则不明显。
关键词:
CSP
,
集装箱钢
,
钛微合金化
,
力学性能
李长生
,
于永梅
,
汪水泽
,
石虎珍
,
王延溥
机械工程材料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两种电工钢进行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对Fe-3.2%Si取向硅钢板的铸坯组织、偏析、轧后组织和抑制剂形貌、织构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热模拟技术测定了Fe-1.6%Si无取向硅钢的CCT曲线,建立了变形抗力模型.结果表明:Fe-3.2%Si取向硅钢铸坯等轴晶比例为35%左右,铸坯表面至中心的碳、硫和磷偏析指数为0.9~1.1,热轧后组织不均匀,分三个区域,热轧带次表层有一定的{110}<001高斯织构存在,织构的组分和传统工艺的基本相同,但织构强度稍弱;给出了Fe-1.6%Si无取向硅钢铁素体区、奥氏体区和两相区变形抗力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电工钢
,
连铸连轧
,
取向硅钢
,
无取向硅钢
汪水泽
,
韩斌
,
谭佳梅
,
谭文
钢铁
屈强比偏高是CSP产品的共性问题。为降低CSP酸洗钢SAPH370的屈强比,采用正交化试验设计,研究了两段冷却工艺参数终轧温度、空冷起始温度和卷取温度对屈强比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SAPH370钢的相组成和晶粒尺寸。研究结果表明,空冷起始温度和卷取温度对屈强比的影响显著。空冷起始温度由740℃提高到760℃,可降低屈强比0.017;卷取温度由500℃提高到560℃,可降低屈强比0.015;而终轧温度对屈强比的影响不太明显,终轧温度由860℃提高到880℃,屈强比仅降低0.005。采用两段冷却工艺,通过调整空冷起始温度和卷取温度可有效降低酸洗钢SAPH370的屈强比。
关键词:
CSP
,
SAPH370
,
屈强比
,
两段冷却
,
正交试验
陈丽娟
,
黄全伟
,
汪水泽
,
韩斌
钢铁研究
根据某厂热连轧轧后层流冷却设备以及改造后超快速冷却设备的布置特点,利用有限元差分法模拟了一个典型钢种分别经过2种不同冷却模式后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计算得到的终冷温度与实际温度相差在士20℃以内,较准确地反映了在不同冷却模式下带钢的温度变化规律,为分析带钢内部温度变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温度
,
层流冷却
,
超快速冷却
韩斌
,
谭文
,
汪水泽
,
张超
,
蔡晓辉
钢铁
为了在CSP产线上开发新一代经济型热轧双相钢,并确定生产的最佳成分和工艺,介绍了在武钢CSP生产线进行580MPa级热轧双相钢的工业化生产试制情况。分别采用C-Mn-Si系和C-Mn-Si-Cr系钢为原料,通过控制轧制和基于超强冷却设备的控制冷却工艺,成功开发出抗拉强度580MPa级热轧双相钢。通过比较分析2种成分钢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经济型的C-Mn-Si系钢相对于C-Mn-Si-Cr系钢具有屈服强度低、屈强比小、伸长率大的特点,虽然马氏体量相对较少,但具有马氏体呈岛状更加均匀分布在铁素体晶界上等典型双相钢的特征,同时提出了生产过程中控制铁素体析出量和促进马氏体形成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CSP
,
热轧带钢
,
经济型双相钢
,
马氏体
,
铁素体
,
控制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