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u1.1Mn1.9O4材料的组织及导电性和热稳定性的研究

高溥 , 吴朝玲 , 陈云贵 , 段晓波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7.004

通过固相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尖晶石结构的 Cu1.1 Mn1.9 O 4粉末.Cu1.1 Mn1.9 O 4材料750℃的电导率为30 S/cm,室温~800℃加热和冷却有少量第二相溶入和析出,与 SOFC 阴极材料 La0.8 Sr0.2 MnO 3(LSM)在750℃/500 h 共烧时表现出很好的化学稳定性.

关键词: Cu1. 1Mn1. 9O4 , 溶胶-凝胶 , 电导率 , 稳定性

W、Mo添加对Fe-21Cr合金连接板高温性能的影响

房玉超 , 陈云贵 , 吴朝玲 , 段晓波 , 王绍荣

功能材料

Fe-Cr合金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连接板材料的最佳候选之一,但仍存在氧化速率较快以及热膨胀系数(TEC)较大等问题.采用热胀系数小的W和Mo元素,研究了W或Mo对Fe-21Cr合金热膨胀系数、面电阻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W或Mo的添加可以降低Fe-21Cr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并提高其750℃高温抗氧化性能.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 , 连接板 , Fe-Cr合金 , 高温性能 , 热膨胀系数

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亓鹏 , 陈云贵 , 朱丁 , 徐程浩 , 黄丽宏 , 段晓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镁和氧化亚硅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细硅,并采用湿法混料及高温热解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用硅/石墨/裂解碳复合负极材料.利用XRD、SEM、电化学测试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并结合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可逆性和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首次可逆容量为880 mAh/g,循环40次后为780 mAh/g,容量保持率可达88.6%,该方法显著改善了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纳米结构的硅均匀分散在碳基体中,很好地抑制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同时石墨和裂解碳也充分保证了复合材料良好的导电性.

关键词: Mg , SiO , 硅/碳复合材料 , 负极 , 锂离子电池

表面修饰Li2O-2B2O3的Fe3O4铁镍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丁兆楠 , 朱丁 , 陈云贵 , 段晓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针对铁镍电池充电效率低和自放电大的问题,采用Li2O-2B2O3 (LBO)这种氧化物,研究表面修饰不同量LBO(0~1%,质量分数)的Fe3O4电极的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适当的添加量(如0.1% LBO)可实现Fe3O4表面的均匀修饰,且LBO和Fe3O4之间不存在化学反应;修饰0.1% LBO的Fe3O4电极相比纯Fe3O4电极放电容量增大了54.1 mAh/g,达到315.2 mAh/g,其充电效率、循环性能及自放电性能均得到改善;0.1% LBO的Fe3O4电极性能的改善与其电荷转移阻抗减小、析氢过电位及耐腐蚀性能的提高直接相关.

关键词: 铁镍电池 , 表面修饰 , Li2O-2B2O3 , 析氢过电位 , 自放电

热源并联式全透气碳化硅合成炉的模拟分析

徐保海 , 王晓刚 , 李阳 , 吴泽民 , 任小雷 , 段晓波

硅酸盐通报

介绍了自主研发设计的新型碳化硅合成炉合成原理.研究了炉内温度场,压力场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与传统单热源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热源并联式全透气碳化硅合成炉可以有效增加合成反应区域,炉内压力维持在0.101~0.113 MPa之间,所产生的CO气体能从排气装置顺利排出,炉内气体最大流速不超过0.6 m/s,从而有效防止喷炉事故和有毒气体对人员危害,合成产品的致密性明显提高.

关键词: 热源并联 , 全透气 , 碳化硅 , 数值模拟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