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作者=欧植泽  

  • 论文(7)

异咯嗪修饰富勒烯-聚丙烯酸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王中丽 , 高云燕 , 欧植泽 , 郭创龙 , 李海霞 , 金和林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聚丙烯酸修饰的富勒烯(C60-PAA),进一步通过酯化反应将核黄素类似物6,7-二甲基-9-(2'-羟乙基)-异咯嗪(DHIX)与C60-PAA共价连接,得到C60-PAA-DHIX.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关键词: 富勒烯聚合物 , 异咯嗪 , 光诱导电子转移 , 沟槽结合 , DNA光损伤

色胺修饰竹红菌素及其稀土离子配位聚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欧植泽 , 陈晨 , 高云燕 , 曹璐 , 刘桂霞 , 李慧珍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3.05.361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CD)等方法研究了色胺修饰竹红菌素(DTrpHA)及其稀土离子配位聚合物(y3+-DTrpHA,La3+-DTrpHA)与小牛胸腺DNA (CT DNA)和G-四链体22AG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TrpHA及其配位聚合物中的色胺基团和竹红菌素基团均参与和...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 G-四链体 , 竹红菌素 , 抗癌药物

PMADQUAT/PSt-PAA聚离子复合物聚集体增强卟啉和富勒烯类衍生物单重态氧产率

李海霞 , 高云燕 , 欧植泽 , 金和林 , 曹璐 , 陈晨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3.03.004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丙烯酸叔丁酯(PSt-PtBu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聚苯乙烯-聚丙烯酸(PSt-PAA),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PSt-PAA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pH=7.0)形成临界聚...

关键词: 聚离子复合物聚集体 , 自组装 , 富勒烯 , 卟啉 , 单重态氧

碳纳米管在电化学和光化学纳米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郝平 , 高云燕 , 欧植泽 , 刘丽华 , 王中丽 , 殷卫峰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碳纳米管(CNTs)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及电化学性质,如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电子转移能力和良好的吸附性能等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碳纳米管可以通过物理吸附、静电或疏水作用等非共价结合方式或共价连接方式固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DNA、抗体等),有效地促进生物大分子与电极间直接、快速的电子转移,可应用...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电化学传感器 , 光化学传感器 , 纳米生物技术

取代基对咪唑[4,5-f]-1,10-邻菲罗啉Ru(Ⅱ)配合物的温敏性能影响

高云燕 , 王子超 , 欧植泽 , 句宝龙 , 黄干 , 冯钊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5.06.468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咪唑[4,5-f]-1,10-邻菲罗啉配体L1~L3及其Ru(Ⅱ)配合物[Ru(L1)3]、[Ru(L2)3]和[Ru(L3)3],并进行了表征.这些Ru(Ⅱ)配合物在溶液中具有π→π*跃迁吸收峰和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MLCT)吸收峰,其发光峰位约为590 nm左右....

关键词: 温敏漆 , Ru(Ⅱ)配合物 , 温度灵敏度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

新型纳米多孔材料——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包结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殷卫峰 , 欧植泽 , 高云燕 , 刘丽华 , 金咪咪 , 郝平

材料导报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OCPs)具有纳米多孔的特殊结构,且结构具有可设计性,通过MOCPs活性位点与客体分子的包结作用能够选择性地包结多种客体分子,表现出特有的分子识别能力.MOCPs作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在择形及手性催化、吸附分离、气体储存、分子识别与传感、生物模拟、微反应器等研究应用方面具有诱人的...

关键词: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 , 纳米多孔材料 , 分子识别 , 主客体超分子

竹红菌素金属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金咪咪 , 欧植泽 , 高云燕 , 郝萍 , 殷卫峰 , 刘丽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利用多种光谱方法研究了Mg~(2+)-HA, Y~(3+)-HA, La~(3+)-HA等竹红菌甲素金属离子配合物(M-HA)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在pH 7.4和5.0条件下M-HA能够与HSA形成1:1的复合物, 其结合常数均大于2×10~4 L/mol. 电子自旋共...

关键词: 竹红菌素 , 人血清白蛋白 , 静电相互作用 , 光诱导电子转移 , 荧光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