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乙二醇体系中含铜化合物液相热解法制备纳米铜粉

杨瑞卿 , 樊金串

材料导报

以聚乙二醇(P EG200)为分散介质,氢氧化铜为铜源,采用液相热解法制备纳米铜粉.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种类的络合剂和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铜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EG200分散介质中于220℃恒温3h可以得到单质铜粉,其结晶性较好,粒径为30~40 nm;添加乙二胺络合剂可得到纤维状的纳米铜粉,用乙二胺络合再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能减小纳米铜粉的粒径并改变其形貌;在纳米铜的制备中PEG同时起着还原剂和结构导向剂的作用.

关键词: 纳米铜 , 聚乙二醇 , 热解法 , 络合剂 , 表面活性剂

完全液相法制备中原料配比对二甲醚合成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樊金串 , 吴慧 , 黄伟 , 石宇 , 谢克昌

催化学报

利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Cu-Zn-Al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原料配比对催化剂结构和催化CO加氢合成二甲醚反应性能的影响,用XRD,N2吸附,XPS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Cu-Zn-Al基二甲醚合成催化剂中,Zn和Al在催化剂表面的竞争富集是主要过程,增加投料中Cu的比例并不能显著增加Cu在催化剂表面的含量,因为在反应环境中,Al也会富集,并且在Cu含量高时富集得更快.当投料组成为n(Cu):n(Zn):n(Al)=2:1:4时,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最好(Cu晶粒度最小,Cu分散度最高,还原性能最佳,组分间相互作用最强,最可几孔径最大),催化剂的综合性能最好.

关键词: , , , 双功能催化剂 , 完全液相法 , 一氧化碳 , 加氢 , 二甲醚

液体石蜡体系中含铜物种的化学变化

樊金串 , 杨瑞卿 , 赵杰 , 黄伟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044

针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在还原前就有低价态Cu存在的问题,考察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含铜物质在液体石蜡中热处理时,热处理气氛、催化剂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铜源种类对热处理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石蜡在受热情况下能将Cu2+还原,并且遵循先生成Cu+,再生成单质Cu的逐级还原;Cu2+被还原的程度与铜盐的种类和热处理温度有关.CuO在240℃时可以被液体石蜡还原为Cu2O,在300℃时被还原为单质Cu;在相同温度下,硝酸铜比乙酸铜更容易被液体石蜡还原.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基催化剂在还原前就有低价态Cu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液体石蜡的存在.

关键词: , 氧化亚铜 , 液体石蜡

聚乙二醇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Cu-Zn-Al双功能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

樊金串 , 黄伟 , 吴世建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00649

在聚乙二醇(PEG)辅助下,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Al双功能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N2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H2程序升温还原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浆态床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反应中,考察了PEG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的添加可改善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和表面性质,进而提高催化剂活性.随着PEG用量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逐渐增大,还原温度先降低后升高,活性组分分散度、表面Cu含量和表面强酸量先增加后减少.然而,PEG的添加仅能提高催化剂上制二甲醚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对催化剂稳定性没有影响.

关键词: 聚乙二醇 , , , , 溶胶-凝胶法 , 合成气 , 二甲醚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