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氨氰浸金原理及研究进展

李绍英 , 赵礼兵 , 白丽梅 , 赵留成 , 高志明 , 梁冰 , 马玉新

贵金属

氨氰浸出技术自从发明以来就被认为是从含铜难处枞金矿资源中恒择性回收金的一种有效方法。系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氨氰浸金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氨氰浸金的基本原枞、浸出动力学研究、溶液化学研究、氨氰浸金实验室实验及工业应用研究现状,对氨氰浸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评价。

关键词: 冶金技术 , 氨氰浸出 , , 动力学 , 溶液化学 , 研究进展

基于网络交织复合材料预测泡沫铝/环氧树脂复合

于英华 , 梁冰

机械工程材料

为使泡沫铝孔隙中填充其它材料形成的新型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得到定量预测,根据网络交织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胞元法,建立了泡沫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模型,并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网络交织复合材料 , 泡沫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 有效弹性模量

PMMA光子晶体及PMMA/TiO2光子晶体的制备及表征

梁冰 , 钟家柽 , 朱俊 , 李承芳

功能材料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并使其在重力和表面张力作用下自组装成PMMA光子晶体.用SEM研究其表面形貌,并对其进行光学性质的研究.此外还制备了PMMA/TiO2光子晶体,用AFM表征了其形貌,XRD表征了混合体系的TiO2的晶型.经光学性质研究表明,TiO2纳米粒子提高了光子晶体的折射率比,光子带隙红移.

关键词: PMMA/TiO2光子晶体 , 自组装 , 光子带隙

纳米二氧化硅/聚酰亚胺耐电晕薄膜的研究

张营堂 , 梁冰 , 刘立柱 , 雷清泉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3.06.002

通过超声机械混合方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聚酰亚胺复合耐电晕薄膜,并对其耐电晕性进行测量.用红外光谱(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无机纳米粒子的分散情况及其电晕前后变化.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耐电晕性比普通的聚酰亚胺薄膜高.

关键词: 超声机械共混 , 纳米二氧化硅 , 聚酰亚胺薄膜 , 耐电晕性

煤矸石-粉煤灰烧结砖的研制

海龙 , 梁冰 , 卢钢 , 迟宇峰 , 戴宏锋

硅酸盐通报

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烧结砖不但可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还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利用阜新本地煤矸石和粉煤灰,经原料制备、原材料的处理、砖坯成型和烧结等工艺,可生产出满足国家质量标准的烧结砖.经制备工艺正交试验,制品抗压强度主要受材料配比和烧结温度的影响,其次是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由于助熔剂的加入,煤矸石-粉煤灰砖的焙烧温度可以由1200℃降低到1100~1150℃.由试验分析的结果,合理的材料配比为:灰矸比3∶7,外加2%玻璃粉;合理的砖坯成型水分为12%,砖坯成型压力为30 MPa;合理的烧成制度为:升温速率80min/h,烧成温度1150℃,保温时间100 min.研制的烧结砖呈粉红色至砖红色,与普通粘土砖基本相同,外观规整,无裂纹其它大的缺陷且无石灰爆裂现象.产品从制坯到烧成的过程中各方向的变形均满足质量要求.本文研究为普通黏土烧结砖厂技改成煤矸石-粉煤灰砖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 煤矸石 , 粉煤灰 , 烧结砖 , 助熔剂

杂化聚酰亚胺薄膜无机相形貌和介电性能研究

刘立柱 , 梁冰 , 王伟 , 杨阳 , 雷清泉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6.03.0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及氧化铝溶胶,将其掺入聚酰胺酸溶液中,制得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氧化铝杂化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杂化薄膜的无机相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用精密阻抗分析仪测试杂化膜介电性能.研究表明:掺入无机组分含量均为4%时,随着掺入二氧化硅所占比例的增大,无机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增加,当其与氧化铝质量比为8:1时无机相呈网络状,与聚酰亚胺基体界面模糊;掺入无机组分对杂化薄膜的介电性能产生影响,介电常数ε和介电损耗tgδ随频率增加而减小,在相同频率下随掺入二氧化硅所占比例增大,介电常数ε和介电损耗tgδ增大.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二氧化硅 , 氧化铝 , 溶胶-凝胶法 , 杂化薄膜 , 介电性能

固相微萃取的涂层进展

黄悯嘉 , 游静 , 梁冰 , 欧庆瑜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1.04.007

对固相微萃取(SPME)的固定相涂层的发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商品化和非商品化涂层的各自特点,并对涂层的选择性和SPME技术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 涂层 , 进展

不同剂型药用抑肽酶纯度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定

姜廷福 , 陆豪杰 , 李辰 , 梁冰 , 欧庆瑜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4.016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分别对抑肽酶粉针剂和抑肽酶注射液进行纯度测定.实验中选择了最佳缓冲液(含4 mmol/L CTAB的80 mmol/L Na2HPO4-H3PO4,pH 7.00),考察了进样量与样品中高浓度盐对分离的影响.并对毛细管区带电泳、MECC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效果加以比较,表明MECC的分离效果最佳.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 抑肽酶 , 粉针剂 , 注射液 , 纯度测定

含氧化合物选择性检测器的研制及应用

李辰 , 王国俊 , 李瑞玉 , 李菊白 , 梁冰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5.008

介绍了一种含氧有机化合物选择性检测器的原理、装置及其应用.裂解反应器温度在等于或高于1150 ℃时,可使有机化合物完全裂解,裂解率约为99.5%.其中含氧化合物裂解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甲烷化微型反应器中转化为甲烷后,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上有所响应,其响应值与化合物中的氧含量成正比,而不含氧的碳氢化合物则没有响应,从而使含氧化合物得到选择性检测.甲烷化微型反应器转化率达到95%以上,并可再生使用.在完全裂解状态下,正丁醇的线性范围为0.440~243.000 g/L,最小检测量为440 ng.对含醇酮混合物的正己烷和无铅汽油混合样进行了FID和含氧化合物选择性检测器(O-FID)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色谱分离不理想的情况下,选择性检测不仅可以给出各含氧化合物的含氧量,同时也可以准确测定混合物中总氧含量.

关键词: 气相色谱 , 选择性检测器 , 裂解反应器 , 含氧化合物

汽车漆皮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比对方法及应用研究

李辰 , 梁冰 , 师彦平 , 蒋生祥 , 欧庆瑜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6.021

采用在线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联用方法建立了对汽车漆皮指纹图谱进行比对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鉴定.该方法通过将一定大小和质量的漆皮样品置于热解吸炉中进行加热解吸,自漆皮中解吸出来的挥发性有机物在色谱仪上得到分离检测.通过直观比较两张漆皮图谱的峰形轮廓是否一致进行初步判断,对外形相似的图谱进一步计算二者谱峰的重叠率,并以相对保留时间比值rt2/rt1和相对峰面积比值rA2/rA1来考察待比较图谱的相似度.当谱峰重叠率大于90%,rt2/rt1和rA2/rA1的相似度分别大于99%和70%时,可认定待比较的两个漆皮样品来自同一辆车.该方法操作简便,谱峰识别能力强,实现了对指纹图谱的定量表征描述,使漆皮的仪器分析数据成为法律上可采信的有力物证之一.

关键词: 在线热解吸/气相色谱联用法 , 指纹图谱 , 比对 , 漆皮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