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生勇
,
安忠维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1.02.007
通过Ulmann缩合反应合成了在有机电致发光(OEL)显示器件上有使用前景的四苯基联苯二胺类空穴传输材料N, N′-二苯基-N, N′-双(3-甲基苯基)-[1, 1′-联苯]-4, 4′-二胺、 N, N′-二苯基-N, N′-双(4-甲基苯基)-[1, 1′-联苯]-4, 4′-二胺和N, N, N′, N′-四苯基-[1, 1′-联苯]-4, 4′-二胺。 对产品从混合物中分离的方法作了改进。 其产率及含量分别为85%、 97.6%; 95%、 98.5%; 70 %、 98.1% 。 对3种化合物均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制备
,
四苯基二胺化合物
,
空穴传输材料
,
有机电致发光
柴生勇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5.05.005
采用在OLED有机层中夹入与主发光材料不同的发光材料薄层标记发光区域,介绍了复合发光区域位置随电压变化而移动的现象.在以Alq为发光材料的单层器件中夹入0.5 nm厚的红光材料DCJTB层,或在两个位置分别夹入0.5 nm厚的橙光材料QA层和红光材料DCJTB层,研究分析了电压升高时发光颜色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发光区域位置随电压升高由阳极一侧有机层向阴极方向移动;在有空穴阻挡层BCP层的器件中,在电子传输层与BCP层之间夹入10 nm厚的DCJTB掺杂发光层,研究了不同电压时器件的发光颜色, 发光区域位置在较低的电压范围内被BCP层限定,但发光区域在驱动电压很高时可越过BCP层进入电子传输层.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发光区域移动
,
发光波长
,
驱动电压
别国军
,
柴生勇
,
刘波
,
周瑞
,
薛云娜
,
刘琼妮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7.03.013
采用还原β-萘基锂与蒽醌的加成物制备了有机电致蓝光材料9,10-二(β-萘基)葸(ADN).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法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其HOMO、LUMO能级及发光性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有2个吸收带,其中E带有2个吸收峰,波长分别为232 nm、260 nm;B带有3个吸收峰,其波长分别为359 nm、377 nm、398 nm,ADN的吸收带边为420 nm,计算其能级差为2.95 eV.采用398 nm的激发光激发,荧光发射峰值波长为426 nm,半峰宽为56 nm,有很好的蓝光色纯度.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得其氧化峰电位为1.28 V,推算出ADN的HOMO能级为5.60 eV,LUMO能级为2.65 eV.
关键词:
蓝光材料
,
9,10-二(β-萘基)蒽
,
合成
,
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