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军
,
王渠东
,
李德江
,
林金保
,
翟春泉
,
丁文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1.038
介绍了往复挤压工艺的工作原理和模具结构,综述了该工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往复挤压工艺的细化机制,并指出了往复挤压工艺制备超细晶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往复挤压
,
超细晶材料
,
细化机理
,
再结晶
,
剪切带
路瑞龙
,
赵晓东
,
林金保
,
陈慧琴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热力模拟平面压缩实验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组织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新型A1-Zn-Mg-Cu高强铝合金热压缩变形以及退火微观组织和织构.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为350℃,应变速率为0.1 sJ的条件下,合金微观组织演变机理为动态回复和大应变几何动态再结晶,出现旋转立方织构{001}<110>和黄铜织构{111}<110>,分别沿着α-取向线和β-取向线分布;退火后旋转立方织构减少,黄铜织构增多,旋转立方织构沿着α-取向线向黄铜织构转变.在变形温度为420℃,应变速率为0.1 s1的条件下,合金变形组织较均匀,再结晶晶粒分布在变形剧烈的晶界或三角晶界处,出现的织构种类主要有旋转立方织构{110}<110>、黄铜型{011}<211>织构;退火过程中发生亚动态再结晶,旋转立方织构强度增强,黄铜型{011}<211>织构有向高斯织构方向移动的趋势.
关键词:
Al-Zn-Mg-Cu高强铝合金
,
高温平面压缩
,
退火
,
回复和再结晶
,
微观组织和织构
马永忠
,
林金保
,
吴烽华
,
王超
,
崔小朝
玻璃钢/复合材料
本文以ANSYS优化设计基本理论为基础,以ANSYS为模拟分析软件,通过对Ti3SiC2/A12O3陶瓷基复合材料支护托板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最终得到满足强度要求、容易成型、且成本较低的矿用支护托板.为工程上的支护托板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ANSYS
,
优化设计
,
支护托板
,
陶瓷基复合材料
黄志权
,
黄庆学
,
马立峰
,
林金保
,
庞志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及室温拉伸试验等研究了β-Mg17Al12相对AZ31B镁合金铸轧板边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β-Mg17Al12相在AZ31B镁合金铸轧板的表层及边部主要分布于晶界处且密度较大、构成网状,而在板坯的中心及中部呈球状弥散在α-Mg基体中,构成层片状;网状β-Mg17Al12相对AZ31B镁合金铸轧板塑性有恶化作用,而层片状β-Mg17Al12相有利于合金塑性;位于晶界处的β-Mg17Al12相与基体α-Mg结合力较差且表现为脆性,铸轧变形时首先与基体分离,造成裂纹在晶界处萌生和扩展;轧制压力和摩擦力使轧制区域拉伸应变积聚,由此传递到液态区两侧的凝固硬壳内(即板坯边部),使晶粒破碎或沿晶界β-Mg17Al12相撕裂并向纵深扩展,形成边裂.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
铸轧
,
β-Mg17Al12相
,
边裂
,
力学性能
黄志权
,
黄庆学
,
马立峰
,
林金保
,
庞志宁
材料研究学报
通过金相观测、断口扫描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实验,研究了宽幅AZ31B镁合金铸轧板的组织分布,及其对板带边裂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Z31B镁合金铸轧板的组织主要由a-Mg基体、析出相β-Mg17Al12相及α+β离异共晶组成,呈树枝晶形貌;β-Mg17Al12相在AZ31B镁合金铸轧板坯的表层及边部主要分布于晶界处且密度较大、构成网状,而在板坯的心部和中部呈球状弥散于α-Mg基体中,构成层片状;在板坯边部枝晶间低熔点的共晶相及晶界上的β-Mg17Al12相易成为裂纹源,并沿晶向外扩展,是铸轧过程中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试样拉伸断口呈脆性解理断裂的特征,其力学性能呈明显的各向异性.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
边裂
,
AZ31B镁合金
,
铸轧宽板
王渠东
,
林金保
,
彭立明
,
陈永军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8.01.011
ZK60镁合金经350℃往复挤压8道次后,晶粒尺寸显著细化,平均晶粒尺寸从约20μm细化到约1.5μm,组织均匀性大大改善.经往复挤压后,丝织构转变为{1013}<3032>+{1011}<1543>织构,且最大极密度下降.由于组织的细化和织构的改变, ZK60镁合金的室温轴向压缩屈服强度大幅度提高,轴向拉伸屈服强度有所下降.合金的拉压强度差异性基本消除;同时,合金的塑性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压缩条件下,延伸率从15%增加到38%.
关键词:
ZK60镁合金
,
往复挤压
,
织构
,
力学性能
马立峰
,
贾伟涛
,
林金保
,
黄庆学
,
黄志权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变形温度250~450℃、应变速率0.005~5 s-1下对圆柱试样进行了Gleeble高温压缩试验,并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进行了热轧制试验,综合优化后的峰值应变模型、峰值应力模型以及数学常用的二次曲线方程和直线方程,确定了新的变形抗力模型;分析镁板的轧制特性,建立了轧制变形区域几何模型;考虑到变形区域的宽展因素及材料特性,综合传热学基本原理及轧制理论,建立了不同轧制区域的热轧制力模型及总轧制力模型.结果表明:简化后的Sellars峰值应变模型不仅形式较为简单,而且预测精度较高;合理分解温度范围对峰值应力模型的求解,有效提高了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新建的变形抗力模型更易于实际生产的引用,并且能够精确表征宽范围变形条件下的热变形机制;轧制变形过程中轧件宽展因素不能忽略,边裂等缺陷主要产生在轧制后滑区域,热轧制力模型分后滑区和前滑区来分别建立能够更好指导镁板的轧制生产,不同轧制条件下总轧制力的求解结果与试验结果较吻合.
关键词:
峰值应变
,
峰值应力
,
变形抗力
,
轧制力
,
边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