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锰和镧改性Cu/ZrO2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性能

林明桂 , 杨成 , 吴贵升 , 魏伟 , 李文怀 , 单永奎 , 孙予罕 , 何鸣元

催化学报

考察了锰和镧助剂对Cu/ZrO2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通过BET,XRD,TPR,H2-TPD和CO-TP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及吸附-脱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锰和镧两种助剂均能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同时引入两种助剂时可使催化剂的活性进一步提高,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一方面,锰的加入可使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增强,特别是铜锰复合物的形成可有效地促进活性组分的分散,防止催化剂的烧结; 另一方面,镧助剂的引入进一步增强了铜锆在界面的相互作用,稳定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有利于吸附物种在两者之间发生溢流.

关键词: , 氧化锆 , 负载型催化剂 , , , 助剂 , 协同作用 , 甲醇合成

合成气制混合醇双功能催化研究进展

肖康 , 鲍正洪 , 齐行振 , 王新星 , 钟良枢 , 房克功 , 林明桂 , 孙予罕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1)60496-8

混合醇合成要求催化剂具备至少两类活性中心,一类用于解离吸附CO以生成烷基链,另一类用于非解离吸附CO以使烷基链含氧化生成醇.两类中心通过协同作用共同构成混合醇合成所需的双活性中心.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合成气制混合醇过程中涉及的双功能催化研究进展,并以几类典型的催化剂体系为例,从双活性中心的构筑、典型的双活性中心结构、反应过程中双活中心结构的演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混合醇催化剂的研发应从纳米尺度上对催化剂进行设计,使催化剂表面具有足够多的双活性中心,并设法稳定催化剂的双活性中心结构.

关键词: 混合醇 , 一氧化碳加氢 , 合成气 , 双功能催化 , 双活性中心

Cu-Fe基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过程中物相的转化行为

林明桂 , 房克功 , 李德宝 , 孙予罕

催化学报

研究了Cu-Fe基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过程中各组分尤其是铁的体相和表面微观结构的转化行为. 通过XRD、M(o)ssbauer谱、XPS和Raman光谱等表征手段全程跟踪铁形态的变化. 结果表明,还原后体相的铁发生了明显的碳化,物相以Fe3O4和χ-Fe5C2为主,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χ-Fe5C2的含量出现最大值. 而还原后催化剂表面没有检测到明显的铁的碳化. 这种表面性质与体相的差异来源于铁独特的还原方式,这种还原方式造成锌和锰等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富集. 而在反应过程中,系统中还原/氧化气氛的变化导致铁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富集. 还原后自由碳原子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并随着反应的进行,碳原子的形态发生变化,显著抑制了Cu和Fe之间的协同作用,削弱了Cu-Fe基催化剂的链增长能力.

关键词: 低碳醇合成 , 铜-铁基催化剂 , 物相转化 , 一氧化碳 , 加氢反应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