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作者=杨栋  

  • 论文(20)

7075铝合金热变形时动态再结晶晶粒度演化模型

杨栋 , 陈文琳 , 王少阳 , 马勇 , 张金鹏 , 周瑞 , 赵亚培 , 王欣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7075铝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主要发生连续动态再结晶,在温度为250~450℃、应变速率为0.1~1 s?1的条件下,对多组圆柱试样进行热模拟压缩实验。采用金相定量法对热变形后材料的显微组织晶粒度进行测量,建立7075铝合金热变形时动态再结晶晶粒度演化模型。结果表明:根据唯象理论的指数模型,利用线性回...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 热压缩 , 连续动态再结晶 , 有限元 , 组织晶粒度预报

冷轧板线状缺陷分析及成因研究

宋进英 , 赵远 , 陈连生 , 魏英立 , 田亚强 , 杨栋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3.03.022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和金相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冷轧生产中出现的线状缺陷类型及其成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见的线状缺陷主要有气泡类、划伤类、夹杂类及氧化铁皮压入等类型,其中夹杂主要以连铸卷渣为主.并针对常见的线状缺陷提出了转炉炼钢、中间包冶炼、高压水除鳞等环节的工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冷轧板 , 线状缺陷 , 形成原因 , 划伤 , 夹杂

耦合多电极矩阵传感器在局部腐蚀监/检测中的应用

陈建设 , 杨栋 , 付东宇 , 柳泉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8.03.017

介绍了一种新的局部腐蚀实时监/检测方法--耦合多电极矩阵传感器技术.概述了耦合多电极矩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探头构造,重点讨论了它的应用研究现状和数据处理问题,并根据目前数据处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将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材料加工技术和耦合多电极矩阵传感器技术三者互相结合可能代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耦合多电极矩阵传感器 , 局部腐蚀 , 实时监/检测

碳热还原法制取铝硅合金的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

杨栋 , 冯乃祥 , 王耀武 , 彭建平 , 王紫千 , 狄跃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XRD、TG/DTA技术分别分析真空碳管炉内不同反应温度下的物相组成和碳热共还原Al2O3、SiO2的反应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碳热还原法制取铝硅合金的反应机理.分别采用10、15、20和25 K/min升温速率的差热分析,研究动态氩气气氛中碳热法制取铝硅合金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碳热还原反应...

关键词: 碳热还原 , 差热分析 , 铝硅合金 , 反应机理 , 动力学方程

配分温度对低碳高强Q&P钢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

陈连生 , 杨栋 , 田亚强 , 宋进英 , 魏英立 , 赵远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配分温度对低碳高强Q&P钢的组织演变规律,并分析了配分温度对其力学性能和残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用钢0.20C-1.28Mn-0.37Si经过Q&P处理后,随着配分温度的升高,其抗拉强度逐渐降低,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在配分温...

关键词: 配分温度 , Q&P钢 , 组织性能 , 残留奥氏体量

Nikon金相显微镜数码照相方法确认

杨栋 , 柳子平 , 贾少青 , 吴荫楠 , 毕革平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7.01.017

文章以0.01 mm显微刻度尺及夹杂物、晶粒度金相试样为样品,依据ISO/IEC 17025:2005,对Nikon金相显微镜新配置的数码照相系统进行方法确认.结果表明,该数码照相系统采集的金相组织图像清晰,放大倍数准确,视场大小满足标准要求,放大倍数可以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可以取代原配置的胶片照...

关键词: 显微镜 , 数码照相 , 方法确认

配分过程中低碳硅锰系Q&P钢残余奥氏体研究

陈连生 , 杨栋 , 田亚强 , 宋进英 , 赵远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6.019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配分过程中低碳硅锰系Q&P钢的组织演变规律,分析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Q&P钢塑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配分温度在450℃以上和配分时间在200s以上都会使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发生分解,并伴有大量的白色粒状碳化物析出.配分温度和配分时间决定室...

关键词: Q&P钢 , 残余奥氏体 , 碳配分

42CrMo钢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演化规律

李伟 , 陈文琳 , 吴跃 , 杨栋 , 周香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42CrMo钢在不同加热温度(850 ~1150℃)和保温时间(0 ~1200 s)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定量法对加热后材料的奥氏体晶粒度进行测量,建立42CrMo钢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演化模型.结果表明: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升高呈指数关系长大,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呈近似抛物线...

关键词: 42CrMo钢 , 奥氏体晶粒 , 晶粒长大 , 晶粒尺寸预报

冷轧板孔洞类缺陷成因分析及研究

陈连生 , 杨栋 , 宋进英 , 田亚强 , 赵远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2.023

采用SEM及EDS能谱仪等试验手段,对冷轧生产中出现的孔洞缺陷及其成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孔洞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产生孔洞缺陷的原因主要有夹杂类、异物压入、轧辊异常等类型,其中,以夹杂类为主,其特征为撕裂状韧窝状断口,或呈月牙形,在钢板的正反面尺寸差异不大,主要...

关键词: 冷轧板 , 孔洞缺陷 , 夹杂 , 异物压入 , 轧辊异常

多向镦粗7075铝合金动态再结晶组织晶粒度预报

杨栋 , 陈文琳 , 王少阳 , 周瑞 , 李亨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多向镦粗对7075铝合金试样进行压缩,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多向镦粗的组织晶粒度预报,探索模拟分析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7075铝合金多向镦粗过程的组织晶粒变化规律,并对五道次镦粗试样与初始样进行室温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和采用SEM断口形貌观察.模拟结果表明:经过5道次镦粗后试样中心区域的组织晶粒明...

关键词: 组织晶粒度预报 , 多向镦粗 , 动态再结晶 , 7075铝合金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