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双马来酰亚胺改性环氧/二氨基二苯甲烷固化体系的性能研究

李鸿岩 , 刘宁 , 费明 , 刘胭芝 , 杨娜

绝缘材料

采用一种含酚酞结构的能溶于双酚A环氧树脂的双马来酰亚胺(BMI)改性DDM/E-54体系.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BMI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BMI改性DDM/E-54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以及固化体系的热性能,并确定了固化工艺.结果表明:该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7.45 kJ/mol,反应级数n=0.8646,固化反应过程为多级反应.当BMI的加入量为10%时,温度指数提高了5.8.

关键词: 酚酞 , 双马来酰亚胺 , 双酚A环氧 , 二氨基二苯甲烷 , 固化反应动力学

锆盐对金属表面硅烷膜耐蚀性能的影响

杨娜 , 朱焱

电镀与涂饰

为提高硅烷膜的耐蚀性,在KH-550水解体系[V(KH-550)∶V(水)∶V(乙醇)=7∶20∶73]中添加锆盐,在Q235碳钢上制备了复合硅烷膜.通过硫酸铜点滴试验及Tafel极化曲线法,讨论了锆盐的添加方式及添加量对复合硅烷膜耐蚀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用扫描电镜观察膜层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将碳钢直接浸入溶有锆盐的水解体系,制得的膜具有较好的致密性和耐蚀性.在保持水解体系稳定的基础上,锆盐添加量增大,膜层的耐蚀性提高.附着力测试显示,加入锆盐对膜层附着力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硅烷 , 水解 , 锆盐 , 复合膜 , 碳钢 , 耐蚀性 , 附着力

锡酸镁膜层自愈性和超疏水性研究?

杨娜 , 谭翠 , 席中仙 , 李青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4.024

在AZ91 D镁合金表面利用化学转换膜法制备出锡酸镁膜层,该膜层在3.5%(质量分数)NaCl 溶液中通过溶解-再沉积的过程进行自我修复。其中,进行自我修饰4h 后的膜层经硬脂酸修饰后,达到了超疏水状态。模拟海水测试评估了最终的超疏水膜层的耐蚀能力。利用XRD 分析了膜层的成分,SEM、动电位极化方法跟踪膜层在3.5%(质量分数)NaCl 溶液中自愈过程中表面形貌和耐蚀能力的变化。重新阐释了锡酸镁膜层在3.5%(质量分数)NaCl 溶液中的自愈机理。

关键词: 自愈 , 超疏水 , 锡酸镁 , 模拟酸雨

4-正辛烷氧基二苯甲酰甲烷-邻菲啰啉-铕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致发光

谭松庭 , 杨娜 , 赵斌 , 肖尊宏 , 李松青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2.05.005

以4-正辛烷氧基二苯甲酰甲烷(ODBM)为配体,邻菲啰啉为第二配体与铕配位,合成了一种新的铕-长链烷氧基β二酮-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三氯甲烷溶液和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这种配合物的三氯甲烷溶液在浓度为10-2~10-4mol/L范围内浓度淬灭现象不显著,溶液和薄膜的荧光都强于铕-二苯甲酰甲烷-邻菲啰啉配合物.

关键词: TN104.3 , , 4-正辛烷氧基二苯甲酰甲烷 , 配合物 , 光致发光

基于遗传-超混沌的数字图像加密算法设计

杨娜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73206.0474

针对当前置乱-扩散图像加密算法在像素位置置乱过程中存在容易遭受选择明(密)文攻击问题,尝试利用混沌理论产生随机序列,再进行加密,加密过程中涉及的参数通过遗传寻优得到.此算法引入明文反馈机制到图像置乱过程中,使得置乱效果不仅与混沌初始序列有关,而且与明文本身也密切相关,实现了图像特性与加密算法的有机融合.而通过在扩散加密过程中引入了明文反馈机制,来提高算法对明文的敏感性和算法的抗选择明文及密文攻击性能,有效融合了图像的特征信息进行加密算法设计,使得加密算法某种程度上具有数据驱动特性.最后,通过实验和相关分析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有效抵御选择明文攻击、抵抗统计攻击及信息熵攻击,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图像加密效率,实现图像安全传输.

关键词: 超混沌 , 图像加密 , 遗传算法 , 图像置乱 , 图像扩散

(R)-3-O-酰基-2-O-苄基-甘油二烷基磷酸酯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韩亮 , 李正名 , 杨娜 , 张云 , 郭维明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6.011

以D-甘露醇作为手性源,分别通过形成缩醛和苄醚对羟基进行保护,然后脱缩醛、氧化裂解得到手性子4. 4经引入不同链长的脂肪酰基、脱保护、与二烷基磷酰氯偶连后,合成了8种新化合物(R)-3-O-酰基-2-O-苄基-甘油二烷基磷酸酯7a~7h. 由于合成步骤中酰基迁移的缘故,目标产物均有一定的消旋化,其中以7d表现得尤为突出. 目标产物的结构通过1H NMR 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比旋光度.

关键词: (R)-O-酰基-O-苄基-甘油二烷基磷酸酯 , 磷脂类似物 , 生物活性物质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六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李国华 , 邢荣芬 , 耿佩佩 , 杨娜 , 王进炜 ,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7.025

利用双螺杆的强剪切作用,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六方氮化硼(h-BN)复合材料(ABS/h-BN),通过测定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电阻率,并借助拉伸试验、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分析等手段,研究了h-BN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电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BN在ABS基体中发生了取向,当h-BN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由0.176 W/(m· K)提高到0.404 W/(m·K),增加了129.6%,且拉伸强度由35.26 MPa提高到38.45 MPa.ABS/h-BN复合材料有望应用于家电等的外壳材料.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 六方氮化硼 , 复合材料 , 导热

氮化硼和纳米金刚石混杂填充聚酰亚胺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杨娜 , 王农跃 , 姚艳梅 , 潘滋涵 ,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1.028

以二维六方氮化硼和三维纳米金刚石为导热填料通过原位聚合方式杂化填充到聚酰亚胺(PI)基体中制备导热绝缘复合材料.采用聚芳酰胺和4,4-二氨基二苯醚分别对氮化硼和纳米金刚石进行表面接枝改性,以提高有机-无机两相界面的相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导热仪、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导热填料混杂填充聚合物,利用协同效应可以提高堆砌密度,降低界面热阻,形成导热网络.当填料总质量分数为30%,改性氮化硼和纳米金刚石的质量比为9:1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0.596 W/(m· K),是纯PI的3.5倍,同时复合材料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满足微电子领域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 氮化硼 , 纳米金刚石 , 聚酰亚胺 , 导热 , 协同效应

石墨烯掺杂生物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

薛丽仙 , 杨娜 , 任月萍 , 李秀芬 , 华兆哲 , 王新华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5.2015112601

本文通过真空过滤含有石墨烯的产电菌悬液直接在不锈钢网(SSM)表面形成石墨烯掺杂生物阳极,并运行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考察其对体系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向生物膜中掺杂石墨烯可有效缩短MFC的启动时间,降低阳极的内阻,提高阳极生物膜内的电子传递效率.与纯生物膜阳极体系相比,随着掺杂量的增加,石墨烯掺杂生物阳极MFC体系的阳极电荷转移电阻(Rct)依次降低,由29.3 Ω降低到18.1 Q,体系的库伦效率(CE)由50.03%增大到73.97%,体系的最大功率密度(Pmax)由纯生物膜阳极体系的118 mW,m-2增大到588 mW· m-2.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 石墨烯 , 生物膜

高强度IF钢的研究进展

杨娜 , 崔岩 , 胡劲

物理测试

叙述了IF钢发展概况和高强度IF钢国内外生产状况;对高强度IF钢成分体系及其性能特点做了论述;详述了高强度IF钢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高强度IF钢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强度IF钢 , 强化机制 , 稳定化元素 , 织构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