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亚安
,
黄英
,
陈咏梅
,
艾欣
,
马颖
,
刘星娟
,
孟庆巨
,
吴志芸
,
白玉白
,
李铁津
,
姚建年
催化学报
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用TiCl4水解法制备了TiO2纳米粒子膜催化剂.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表面光电压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ISPS)测定了催化剂表面的微结构及能级结构.对催化剂进行了光催化降解苯酚实验,测定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制备的TiO2膜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较高,其结果接近于P25.用能带理论解释了TiO2纳米粒子膜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差异,分析了膜厚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
TiO2纳米粒子膜
,
表面光电压谱
,
表面态
,
光催化活性
,
苯酚
,
降解
王美佳
,
刘敏
,
王连英
,
徐金杰
,
白玉白
,
李铁津
,
李镇文
,
瞿美臻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3.04.003
在酸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的表面引入3种基团:羧基、羰基、羟基. 研究了功能化后的MWNT的光电性质, MWNT的表面光电压谱(SPS)在检测区域出现2个响应带,分别在红外区1 100 nm和1 500 nm. 证明了功能化后的MWNT具有光电压活性, 并有很好的光致电荷分离特性. 同时将功能化的MWNT分别修饰在玻碳(GC)、硼掺杂的金刚石薄膜(BDD)电极上,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在玻碳电极上得到1对氧化还原峰, 峰电位分别为0.084 V、-0.130 V(vs.SCE). 在硼掺杂的金刚石薄膜电极上得到稳定的2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018 V、-0.216 V(vs.SCE)和0.214 V、0.142 V(vs.SCE). 结果表明,功能化后的MWNT具有电化学活性.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
表面光电压谱
,
循环伏安
,
金刚石薄膜电极
徐力
,
郭轶
,
解仁国
,
庄家骐
,
王连英
,
杨文胜
,
李铁津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3.02.019
利用水相中直接合成的 CdS纳米晶,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进行偶连标记.通过分子筛层析 对标记后的牛血清白蛋白进行纯化,在紫外灯下即可观察到标记蛋白的荧光.对 CdS纳米晶标记 后的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标记蛋白后的 CdS纳米晶其荧光无明显淬灭.
关键词:
量子点
,
偶连标记
,
牛血清白蛋白
,
CdS纳米晶
陈艳辉
,
张兴堂
,
薛中会
,
杜祖亮
,
李铁津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5.01.009
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了孔径为30~50nm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用交流(AC)电沉积法在氧化铝模板孔洞内沉积金属锡,然后在空气中750℃加热含锡的模板10h,热氧化制备了直径在30~50nm SnO2纳米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所制备的SnO2纳米线进行了表征,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线为多晶结构.并通过改变交流电沉积过程中的电压,频率和热氧化时间来考察不同沉积条件对沉积结果的影响,发现采用交流沉积制备金属纳米线的过程中,频率和电压是影响沉积结果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SnO2纳米线
,
氧化铝模板
,
交流电沉积
刘兆阅
,
潘凯
,
单桂晔
,
白玉白
,
李铁津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3.01.005
以红汞(mercurochrome)为敏化剂,采用新方法制备染料敏化的TiO2光电极. 在压力下,将红汞和TiO2的混合体系压制,直接得到红汞敏化的TiO2光电极. 光电极瞬态光电流和组装的光电化学池的I-V曲线表明,其短路光电流和开路光电压有显著的提高,是一种制备TiO2光电极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红汞
,
TiO2光电极
,
制备
,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