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7Cr17Mo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和冲击韧性

宋自力 , 杜晓东 , 陈翌庆 , 王家庆 , 叶诚 , 李连颖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洛氏硬度计、冲击试验机等观察和分析了7Cr17Mo马氏体不锈钢在980~1110℃不同温度淬火下的组织特征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淬火组织为残留奥氏体和碳化物分布于隐针马氏体基体上,碳化物以(Fe,Cr)23C6为主.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残留奥氏体含量增加,马氏体过饱和度增加,针状马氏体组织变粗,1060℃时硬度升高到最大值59 HRC.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980~1080℃淬火时,随淬火温度升高,冲击韧性提高,1080℃时冲击韧性最好,其后下降.SEM断口形貌表明室温下冲击断裂方式为微孔聚集型断裂.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 淬火温度 , 显微组织 , 冲击韧性

稀土对WC颗粒增强铁基体复合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叶诚 , 杜晓东 , 李连颖 , 宋自力 , 杨皓宇

中国稀土学报

采用氩弧熔覆技术在45号钢表面制备一层稀土WC颗粒增强铁基体耐磨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仪(EDS)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稀土的引入对复合涂层中基体组织及碳化物的影响,并与未加稀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引入稀土后,一方面优化了熔覆层组织中碳化物颗粒分布,降低了熔覆层组织中碳化物颗粒的团聚、桥接,且颗粒分布均匀;另一方面改善了熔覆层的组织,细化晶粒,减弱了熔覆过程中产生的树状晶,抑制了WC颗粒的溶解和鱼骨状碳化物的生成.在熔覆层组织中碳化物颗粒相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原始未熔WC颗粒、与基体形成的复式碳化物及在凝固过程中重新结晶的W2C(或WC).

关键词: 稀土 , 复合涂层 , 组织

后送粉角度对等离子喷焊WC颗粒增强Ni基涂层组织的影响

李连颖 , 杜晓东 , 宋自力 , 叶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33-1331/TJ.20110702.1844.004

采用等离子喷焊技术,利用后送粉装置从不同角度在45钢表面制作WC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复合涂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能谱仪(EDS)分别对涂层组织结构及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焊枪倾斜30°角送粉时,WC颗粒均匀的分布于涂层基体上,WC周围有明显的棒状组织,涂层表面物相主要由WC,W2C,Fe7C3,Cr7C3和γ-(Fe,Ni)固溶体等组成,由基体到涂层表面硬度呈上升趋势;焊枪垂直送粉时,WC颗粒发生了沉底现象,WC周围有明显的鱼骨状组织和棒状组织,涂层表面物相主要由Cr23C6,Ni3Si,CrSi2,Fe3B,Fe7C3等组成,由基体到涂层表面硬度先呈上升趋势,上升到一定值后又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词等离子喷焊 , WC颗粒增强 , 后送粉 , 深层组织

SiC颗粒增强铁基合金复合涂层的组织

宋自力 , 杜晓东 , 李连颖 , 王家庆 , 叶诚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等离子堆焊—SiC后送粉技术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铁基合金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能谱仪(EDS)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和元素分布进行了观察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SiC分布于马氏体基体上,原始形态保持完好,没有发生明显溶解,复合效果较好。SiC与基体界面层由预覆层、近基体区和絮状区构成。SiC边缘为CrSi2、CrSi3;近基体区耐腐蚀性相对基体较强,组织难以显示;絮状区由大量(Fe,Cr)7 C3、(Fe,Cr)23 C6碳化物和α-(Fe,Cr)固溶体组成。

关键词: SiC , 复合涂层 , 显微组织 , 界面

双层WC颗粒增强铁基体复合熔覆层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叶诚 , 杜晓东 , 李连颖 , 杨皓宇 , 宋自力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1.03.007

采用氩弧熔覆(GTAW)技术在45号钢表面制备了双层WC颗粒增强铁基体复合涂层,通过SEM,XRD和EDS分析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并测试了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双层复合熔覆层内未见明显裂纹、夹杂等缺陷,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由未熔WC颗粒、灰色等轴状初晶和鱼骨状共晶碳化物组成;复合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由表及里先增加后降低,在近表面出现峰值,高达1 600HV0.2,约为基体硬度的5倍.

关键词: WC , 氩弧熔覆 , 铁基体熔覆层 , 组织 , 硬度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