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深根
,
李红卫
,
徐静
,
杨红川
,
于敦波
,
赵进松
,
李扩社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3.05.005
对比分析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生产烧结钕铁硼磁体工艺差距, 指出了快冷厚带制备工艺是生产烧结钕铁硼磁体关键性工艺、核心技术.分别采用快冷厚带-氢破碎-磁场成型工艺和普通铸锭-氢破碎-磁场成型工艺制备同一成分的烧结钕铁硼磁体,结果表明:钕铁硼快冷厚带"柱状晶"穿透整个带厚、无等轴晶区、无α-Fe相、三相(主相Nd2Fe14B、富Nd相和富B相)分布均匀、耐腐蚀性能好;氢破碎后沿富Nd相均匀破碎,主相晶粒完整;气流磨后为2.8~3.2μm单晶粉末;快冷厚带可以明显提高磁体的各项性能.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磁体
,
快冷厚带
,
氢破碎
,
磁场成型
彭新林
,
赵娜
,
朱兆武
,
龙志奇
,
李德栋
,
黄小卫
,
李红卫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4.013
利用电导法研究了氨皂化的P507形成的微乳液体系,Ea-VH2O%关系曲线表明,溶水率VH2O%为29%时微乳体系最稳定.利用FT-IR光谱研究了P507皂化时的分子结构变化、微乳液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微乳液的相变化.增溶水过程发现,P507阴阳离子先发生水化,之后形成微液滴的内相,W/O型微乳液内相增溶水阶段出现渗透现象,再加入水使得分散相联通形成双连续相微乳液,最后发生相变,形成O/W型乳浊液.
关键词:
微乳液
,
P507
,
电导率
,
FT-IR
王鹏飞
,
李红卫
,
于敦波
,
李世鹏
,
杨红川
,
徐静
,
应启明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5.006
分别采用传统水冷模铸锭和速凝铸片工艺制备了Nd12.6Fe81B6Ga0.4合金,研究了不同铸锭方式和热处理工艺对铸态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速凝工艺制备的铸片,其主相晶粒更加细小和均匀,增加冷却速度可有效抑制α-Fe的析出,铸片出现主相(00l)面平行于自由面的强烈择优取向.铸态合金经热处理后,主相晶粒长大,其中普通水冷铸锭比速凝铸片晶粒长大速率快.此外,微区成分分析显示,热处理时间对晶界相成分无显著影响,在晶界相中存在Ga的富集区.
关键词:
NdFeB
,
铸造方式
,
热处理
,
显微组织
徐建林
,
李红卫
,
杨红川
,
张世荣
,
李扩社
,
于敦波
中国稀土学报
介绍了一种粉末冶金制备稀土磁致伸缩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铸造Tb0.30Dy0.70Fe1.80合金锭、制粉、磁场取向、压制成型和烧结工序. 实验结果表明: 粒度小于0.147 mm的Tb0.30Dy0.70Fe1.80合金粉末,经磁场取向后压制成型,在1200 ℃烧结2 h,并在950 ℃热处理24 h,当磁场强度为240 kA·m-1,预应力为8 MPa时,材料的磁致伸缩系数达到1.613×10-3.
关键词:
烧结磁致伸缩材料
,
TbDyFe
,
取向
,
稀土
王士显
,
于敦波
,
李红卫
,
罗阳
,
李扩社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5.008
采用快淬法制备SmFe合金的过程中,在不同快淬速率下会得到4种不同外部形貌的合金,采用XRD,SEM,EDS等方法分析不同快淬速率下SmFe合金的相组成及显微组织结构,研究快淬速率及Sm含量对快淬态合金薄带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快淬速率的升高,冷却速度及过冷度也随之升高,合金薄带的相组成与组织形貌发生较大的改变,当快淬速率达到15 m·s-1时,SmFe合金的相结构开始由Th2 Zn 17型晶体结构转变为TbCu7型结构,通过对不同快淬速率下获得的合金薄带进行SEM和EDS分析,确定快淬态的SmFe合金薄带均由α-Fe枝晶相、包晶SmFe相及富Sm相组成,并且随着快淬速率的升高,枝晶逐渐向等轴晶转变,晶粒得到一定程度的细化,当快淬速率达到40 m·s-1时,枝晶生长转变为球状晶生长,晶粒大幅度细化,同时偏析现象消失,组织分布均匀化;通过对在同一快淬速率下获得的不同Sm含量的快淬SmFe合金薄带进行XRD分析,发现Sm含量的降低有利于TbCu7型结构的SmFe合金的获得,经SEM与EDS分析,发现随着Sm含量的增多,合金组织中α-Fe枝晶相逐渐减少,富Sm相逐渐增多.
关键词:
快淬
,
SmFe合金
,
亚稳相
,
微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