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玮
,
陆敏
,
付廷明
,
李博
,
李玲娟
,
董洁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2.01.001
针对中药化学成分的“溶液结构”(即:溶液中溶剂化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宏观性质)与膜孔径的空间位阻,以黄连解毒汤等若干中医经典方及其多种指标成分为模型药物,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激光动态光散射仪、高分辨核磁共振及其它分子生物物理学手段研究复方中药成分的“溶液结构”特征;借鉴超滤传质原理阐述膜过程中溶剂化效应所产生的中药成分竞争透过作用及机理;利用计算机化学技术探索中药体系“溶液结构”与膜材料微结构的相关性.融合多学科手段,深化基于整体观的中药复方现代基础研究,为构建可整体分离小分子药效物质组的中药专用膜分离技术、创新中药复方新药提供理论依据,解决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推动中药学科与膜科学技术发展.
关键词:
中药复方
,
小分子药效物质组
,
溶液结构
,
膜分离技术
,
计算机化学
郭立玮
,
李玲娟
,
董洁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3.031
中药膜分离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其工艺数据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噪声、自变量相关、非正态分布、非均匀分布等全部或部分特征.为了探索中药复杂体系膜过程优化原理与方法,提出使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计算机化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并开发实现集成化的综合分析和预测系统.结果表明,该集成化的综合分析系统较单一分析建模预测精度更高.同时介绍了定量结构-活性/性质相关性(QSAR/QSPR)研究的主要步骤及采用该方法开展的“超滤膜对生物碱类等物质的透过/截留及其定量结构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
中药
,
膜分离过程
,
人工神经网络
,
支持向量机
,
分子结构参数
郭立玮
,
付廷明
,
李玲娟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9.01.001
针对制约陶瓷膜精制中药技术的膜污染关键问题,依据现代分离科学基本原理,建立可科学表征中药水提液复杂体系的物理化学特征的标准技术规范,以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及其复方为实验体系,采集膜过程相关参数,建立膜污染基础数据库,综合运用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支持向量机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知识发现.应用中药制剂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化学、化学工程学,跨学科交叉研究中药水提液膜污染的规律,为类似复杂体系的膜污染机理与防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模式.用测试集进行预测,6种中药水提液膜污染度实际值、拟合值的均方误差为0.6%,所得模型拟合精度高,可满足拟合要求.
关键词:
中药水提液
,
陶瓷膜
,
物理化学参数
,
膜污染机理
,
数据挖掘